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活动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产业地产的黄金期真的来了吗?

2016-01-05 15:43:07来源:

——武汉东湖高新集团科技园区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如宾先生参加“2015中国产业园区高层峰会”访谈录

1.png

在2015年12月10-11日于北京举行的“2015中国产业园区发展高层峰会暨行业年会”上,本人作为新华网地产频道记者受邀全程参与了本次峰会,并有幸采访了武汉东湖高新集团副总经理张如宾先生,本人与张如宾先生交流甚多,从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对产业园区发展的影响到行业的发展观点建议等都进行了交流,其中最让本人认为可以与大家分享学习的就是这个耕耘了22年国有产业园区开发运营商在下一个五年的发展战略,从这个战略分享,或许可以让我们重新认识这个一直保持低调的武汉东湖高新集团。以下是本记者与张如宾先生的对话实录:

记者:2015年,我们发现一向低调的东湖高新集团加快了全国布局步伐,在今年你们连续拿下了合肥、杭州、福建平潭等项目,并在武汉本地也启动了多个项目的开发。在行业都认为经济“新常态”时期,东湖高新如此动作的原因是什么?有怎样的经验值得行业学习?

张如宾:

一、东湖高新加快全国拓展的原因

东湖高新集团做产业地产到今年已经有22年了,这22年以来,我们前十五年主要在武汉光谷做,服务于武汉光谷本地的高新技术企业,我们服务过世界500强企业,我们也培育出10多家上市公司,更有近2000家企业在我们的园区内快速成长。

2008年,我们才第一步走出湖北,去了湖南长沙,我们是湖南第一个以市场化的模式做科技园开发企业,经过近五年的时间,我们成功完成了湖南项目的招商引资,吸引近500家企业的聚集,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政治效益,获得了省市区各级政府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

从2014年,我们开始尝试走出华中,走向全国,大力拓展各地项目,原因主要有三个:

(1)成功经验的积累

20多年了,在这个行业也算是比较早的一批,成功和失败的经验都比较丰富。对于招商、产业研究、产业培育、客户服务也有很多深入的认识,通过长沙项目的异地拓展,对于异地产业地产的拓展和管理也有较为深厚的沉淀。

(2)宏观环境的要求

我觉得今年是需要大家密切关注的一个年份。2015年以来,国家不断出台针对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法规;从集成电路到最新的环保、电力设备升级等、大力支持“创新创业”等,都是吸引各方关注的产业政策。

2015年又是“十三五规划”的规划之年,今年的产业和政策规划,将引导国家和各地政府未来五年的发展主要脉络和产业导向,紧贴产业规划,结合各地政策和资源优势,有针对性的开展产业招商工作。

2013年以来,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各地政府主要领导纷纷来访,希望能和东湖高新合作,共同开发建设科技园,共同招商引资。国家本身也处于产业结构升级的阶段,也正好和东湖高新的产业招商主方向相匹配。所以,我们在去年,在全国范围内大范围的选择优质区域和优质项目寻求合作机会。目前已经落地的有杭州、合肥、福建平潭;下一步,我们将紧密结合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自贸区的产业政策,寻求自身拓展机会。

二、经验方面

(1)重视政府合作,但不能完全依赖政府:

对于像我们这类公司,是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平台。我们在园区开发政策上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但在园区招商与运营上我们不能依赖政府,而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2)投资选址考验眼力和智慧

产业园区开发选址是否合理,基本决定了该项目的成功与否。为此,我们在做产业园区选址的时候,要做一个深入的调研和产业评估,我们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3)产业研究和产业分析要体现客观的市场规律

每个地方都有自身的优劣势,做好当地的产业评估和产业优劣势分析,对于我们落地的产品类型和客户服务内容都有很强的指导性,同时也会很大的影响公司的利润表现。当然这个产业研究与分析不能迎合政府,更不能迎合某些领导,一定要客观体现市场规律。

(4)强大的招商资源和招商团队是项目可以成功落地的保障

我们在这个行业深耕20多年,积累了很多高科技企业、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行业招商的资源,并培养了一直专业而强大的招商运营团队,这个也是我们东湖高新集团能在一年开发、拓展多个项目的保障。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武汉东湖高新集团22年磨一剑,在其团队,经验,资本等方面已经成熟的基础上,终于迈出了武汉,跨出了中部地区,走向了全国布局战略,并积极相应国家大的产业战略。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