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活动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工笔花鸟画艺术大师陈惠霞老师

2016-01-05 12:45:20来源:互联网
\

    陈惠霞老师,生于中国著名的民间工艺美术之乡,陕西凤翔。自幼受家庭艺术熏陶,从小就学习陕西民间剪纸、刺绣、花馒制作等手工艺术,六岁起就开始画陕西关中地区独有的民间传统彩墨窗花,这为她画中国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她先后去北京、广州、西安、洛阳、及河北等地拜访民间艺术大师学习民间工艺及国画艺术。
其画,墨彩丰富、雅俗共赏。
    作品主攻花鸟鱼虫,尤擅牡丹。其写意画;作品格调高,笔墨淋漓,有北方画家的酣拙、老辣,又有岭南画派的清新逸。其工笔画;灵秀飘逸,诗韵十足,秀美安静,处处透着艺术大美之雅趣。

\

    近年来,作品多次在全国性书画大赛中获奖并收入相关作品集,个人传略也多次在全国各大媒体中相继报道。

\
陈惠霞老师慰问铁军战士

    从艺几十年来,热心慈善公益事业,先后捐赠、义拍书画作品200余幅,被授予爱心艺术家荣誉称号。陈惠霞老师在艺术道路上孜孜以求,全身心开创书画艺苑新天地,中国书画大百科润格评定中心认证国画作品市场润格每平尺10000-15000元/平尺,作品极具欣赏、学术研究、收藏、馈赠价值!

\
与著名工笔画家周彦先生
阅尽人间春色、笔墨绘出天香――观陈惠霞牡丹画有感
          刘羲林

    提起古都洛阳,更会想到那享誉天下的洛阳牡丹,国色天香的富贵中竟含着万般娇艳。大多数到洛阳旅游的人都会选择在洛阳盛开的季节而来。而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城市中有一位女画家,她的牡丹画会让人们更好的感受到这个千年古都文化的厚重。人们会因为一座城市的独特风貌而爱上了这种艺术形式是一种文化现象的话,那么因为洛阳牡丹而迷上了陈惠霞的画。因为它的画不仅仅凝固了牡丹花的国色天香,还传达出中国人在骨子里对富贵荣华的一种理想化的美好追求。
\
与著名牡丹画大家王秀
 
    但是,细品陈惠霞的画,我们却不难发现;在作为富贵荣华的象征之外,陈惠霞的画仍然有它独特的魅力。陈惠霞的牡丹之所以能吸引人,是因为她的艺术具有扎实的写实功底,她的绘画来自于多年勤奋的写生和对牡丹深入细微的观察。观察和揣摩,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在她的作品中不仅仅体现出她在花卉结构表现中的科学性,同时又具有舒雅温润的意境,于淡雅中透出高贵的气质,勾勒出这一国花的花魂。同时,她的工笔牡丹在继承传统工笔技法的基础上又有了自己新的突破。
\
    对传统技法的研究和继承,也表现在她对墨色的牡丹花卉画中运用的出神入化。在她的作品中,不难用就是她墨色牡丹作品的杰出之作。在这里,我们看到墨与色的绝妙融合:花叶的墨色处理微妙透明,表现痛快淋漓。古人有云:墨分五色。在墨色的运用上,陈惠霞的水墨牡丹中正是这一理论的印证。整个画面几乎接近单色画,但水墨的表现却传达出饱满生动的主题:墨色成为整个画面的主色调,只有花色中略施青黛、花蕊点缀淡黄,极少的色彩以少胜多,令人产生丰富的色彩感。色彩流动在花瓣之间,留白而产生的高光中似有水气弥漫,如果没有对花瓣结构的深刻理解是不可能达到如此随心所欲之境界的。色彩在墨色中精炼地使用也是陈惠霞作品的特点。她将色与墨浑然一体挥洒于画面,水墨交融渗化微妙,墨色花瓣的形象具体精微,花蕊从花瓣中跳出点点嫩黄,整个画面仅此一处用色,有点睛之妙。
\
    作为一个女性画家,陈惠霞的牡丹画具有女性特有的细腻、敏锐和浪漫气息,表达出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无限喜悦。即使在小小的扇面画中,她也以饱满的构图表现出春光洋溢的欢快情感。
\
与国家商务部马副部长
    花卉,在陈惠霞的画面中已经突破了植物的范畴,成为赋予人的悲喜和心灵体验的载体,也成为她寄寓对生命、对人生,以及对洛阳丰富情感的象征。就如她自己所说,“我爱牡丹,我的经历如同牡丹一样,经历了风风雨雨,经历了春、夏、秋、冬,也阅尽了人间最美的春色”。可以说,陈惠霞的艺术是她生命的写照,在其中包含着她对人生与自然的启迪与领悟。
\
2013年初夏刘羲林写于北京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