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三板相关政策连续发布,国务院和证监会全力推进新三板的建设与发展,新三板的2015年随即落幕。总体来说,伴随金融混业,监管趋势会越来越严,新三板的制度建设尚在完善之中。2016年,新三板将会走向何方?
1、分层制度正式实施
可以明确的是,分层政策将成为2016年新三板首先落地的政策。2015年11月24日的分层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全国股转系统根据分层标准,自动筛选出符合创新层标准的挂牌公司,于2016年5月正式实施。”
分层方案中明确表示,起步阶段将挂牌公司划分为创新层和基础层,业界人士称为“二分法”。并明确了分层准入标准及维持标准。
当前,意见稿征求时间已经结束,但分层方案尚未正式公布。何时发布、准入及维持标准定于何处,或还存在变数。
2、创业板转板试点启动
事实上,转板试点比分层制度被监管部门更早提及。过往一年,国务院、发改委、证监会等都有相关意见,内容也从“探索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转板机制”转变为“探索新三板向创业板的转板试点”。
近日,国务院在召开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更是明确提出新三板要在适当时间推出转板试点,新三板转板事宜正式提上日程。
对于新三板挂牌企业来说,转板能否实施,将是新三板2016年的一大看点。
3、推出竞价交易
新三板分层方案公布后,竞价交易实施的可行性进一步提高,竞价交易有助于改善市场流动性,这也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一方面分层制度将促进市场的流动性好转。另一方面,竞价交易在伦交所和纳斯达克市场中都真实存在。
有业内专家表示,引入做市商制度是解决企业的合理估值问题,因此必须实行做市交易。要实行竞价交易,必须有一批成熟的企业,这些企业要具备足够的股权分散度,价值较容易判断,企业的经营活动较为稳定等条件,因此2016年推出的可能性并不大。
当然,业内也有不同的声音,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新三板在创新层实施竞价交易,或许将早于转板推出。
以上三大制度,是新三板2016面临的主要制度。对于外界担心的新三板挂牌企业尚未做好转板、竞价准备,事实并非如此,大部分优质企业基于自身在新三板的发展,已经提前做出规划与布局,以抢夺政策红利。
首先,从分层层面来说。此次分层,充分考虑到高创新性企业的特殊状况,股转系统并没有把此类优质企业拒之创新层门外。新三板的三条标准,从三个方面对优质企业进行了充分定义,打破了传统的人们认为的只有赚钱企业才是优质企业的误区,可谓开启中国资本市场新的实践视角,走出去重构中国企业价值评估体系的重要一步。
而对于仁会生物、中搜网络等高成长性企业来说,新三板带来的融资,助推了其快速发展。资料显示,中搜网络在挂牌新三板之后,通过两轮共3亿元的定增,完善了基于C端的生态级产品中搜搜悦,同时在大数据云计算业务板块取得跨越式发展,构建出基于“中搜云平台”的“生态云”体系,整个生态链条更为完善,也因此被认为是新三板最具投资潜力的公司。
其次,从转板层面来说,大部分优质企业已经做好了转板准备。在TMT等热门板块,企业通过定增,实现融资同时分散股权,已经成为新三板“互联网+”范畴企业的常规资本市场动作。业内人士表示,新三板挂牌企业通过定增可以实现两大目的,一是通过定增获得融资,二是通过定增提高股权分散程度,图谋未来转板创业板的机会。
定增给企业带来的好处不止于此。以该板块中搜网络为例,通过2014年的两次共3亿元人民币的定增,中搜网络早早实现了自己的股权分散计划,以抢夺政策红利,目前,股东人数超过700人,远远高于200人的红线。
较高的股权分散度,同时为中搜网络带去了稳定的流动性。数据显示,中搜网络自进入2015年以来,流动性长期居于新三板前列,即使在整个新三板最为低靡的时段,整体表现依然良好。
再次,从竞价层面来说,新三板也有不少眼光长远的优质公司,在股权分散度上早早做好布局,以抢夺政策红利,譬如中搜网络,股东人数超过700人,远远高于200人的红线。
此外,在信息披露层面,由于企业制度惯性,很多民营企业由家族管理模式直接改制挂牌新三板后,在信息披露规范性上还需要一个培育过程。目前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不少违规现象,主要由于挂牌公司相关人员信披意识淡薄,对股转系统规则熟悉度不高,大都属于无意违规。
事实上,管理层对新三板创新层的三个准入标准的制定,很大程度上既是解决目前新三板存在的信息披露、股权分散、流动性等问题。
随着创新层的真正落地,大部分优质企业在前期所做出股权分散、流动性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努力,可以预见,在创新层试行竞价交易、实行转板试点,在2016年实现并非天方夜谭。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