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资本市场跌宕起伏,作为互联网金融新经济代表形式的P2P,行业发展经历三大冲击,即政府监管政策趋紧、年化收益率持续下跌、优质资产争夺战升级,每一次的变动都牵引着投资者的敏锐神经,对行业发展也产生深远影响。
政策监管步步趋紧 行业告别野蛮生长逐步走向正规化
P2P入驻中国以来,发展一路高歌猛进,现已成为人们重要的投资方式,其发展潜力巨大。但由于行业自诞生以来,一直处于自由生长的状态,缺乏政府的监管,行业协会的规范,以致行业鱼龙混杂,基于P2P行业发展前景良好及乱象丛生的现状,政府频繁出台政策,加强对行业的监管、引导。
7月18日,互联网金融行业第一部全面的基本法《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正式承认P2P的合法地位,并明确了P2P平台的职责边界,为行业规范化发展指明方向。8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出炉,明确了P2P平台去担保化,并规定了24%的民间借贷利率红线。11月,P2P首次被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行业发展注入强心剂,并明确规定将进一步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目前,互联网监管细则呼之欲出,监管细则对行业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民信董事长付东海表示,“政府监管政策的相继出台,使P2P行业由野蛮生长走向规范化发展,同时也使行业洗牌加速,竞争更加激烈,平台想在竞争博弈中占据一席之地,需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如民信建立了完善严谨的风控体系,细化梳理借贷流程,对每个风险节点进行控制,并搭建内部大风控体系,将风控职责细化到部门,保障投资者的资金安全。”
年化收益率持续下跌 利好P2P行业平稳发展
网贷之家数据显示,2015年网贷行业年化收益率呈逐步下滑趋势,1月份年化收益率为15.81%,相比于2014年网贷行业收益率最高值23.06%,已下降8个百分点,此后数月,年化收益率一直处于下滑状态,6月底年化收益率下滑至14.17%,12月跌至8%~10%。
究其本质来说,P2P年化收益率下降和央行降准降息政策息息相关。央行降准降息,促进了资本的流动性,使社会资金充裕,进而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即企业借款利率下降,P2P平台为维持合理利差,投资年化收益率也会进行同步下调。据悉,今年央行共5次降准降息,且有3次同时降准降息,从而导致P2P行业年化收益率持续走低。
付东海认为,“央行降准降息政策的实施,实际上利于P2P行业的发展。央行双降,社会放款量增加,而P2P平台的主要借贷群体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会下降,其违约率会下降,从利率市场化的长远角度来讲,央行降息也可以让P2P利率回归理性,合理的收益水平也是保证这个行业长远健康发展的前提,平台运营会更加平稳,投资者的资金安全性也会更有保障。”
资产荒来临 优质资产争夺战升级
资产荒,这也许将是P2P行业在2016年必须要面对的最大困境。一方面2015年中国经济面临持续下行压力,信贷资产不良记录率上升,造成市场上优质资产稀缺;另一方面随着政府政策的不断出台,监管和引导行业规范化、良性发展,人们对P2P行业信任度增加,平台需要开发大量优质项目来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因此,谁能掌握更多优质资产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
“优质资产的缺乏,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掣肘。企业想长久发展,必须找到高效的应对之策。目前,我们已率先发力农村金融和市政建设项目,推出‘粮满仓’计划,服务于有收购粮食贷款需求的粮食加工企业、降低其融资成本;推出‘政融宝’项目,将出借人的资金投向优质地方政府基础建设相关债券,有政府信用做保障,风险低,且年化收益率达到11%,收益可观。”付东海如是说。
在政策监管趋紧、行业年化收益率持续走低、优质项目争夺战升级三者因素的影响下,P2P行业健康发展,并展现勃勃生机。2015年将尽,2016年,P2P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随政策趋势而动,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是巧妙应对之策。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