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完成教学目标的主阵地,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工作质量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为此,济钢高中全体教师要认真学习有关课堂教学质量监测的文件,明确课堂教学监测的意义,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扣住新课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围绕济钢高中“优化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的教研总课题,结合自己组的的教研课题和教学模式实验,深入开展教研活动,不断改革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抓好落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课堂教学质量监测的主要任务是:落实教学工作的常规管理,监督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落实到学生身上,随时关注学生的满意度和学习效果,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指导下,重点监测学生当堂所学知识的落实、知识向技能的转化和学科思维能力的提高等情况。
课堂教学质量监测采取课后跟踪监测、阶段性监测等方式,采用问卷、试验操作、座谈等方法。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学科特点、教学内容、课型等,采用提前命题或即时命题等形式,在下课后立即进行监测。命题要以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为依据,以低中档题为主,比例约7:3,题量一般以5-7分钟完成为宜。结果可用分数、等级等方式呈现。命题要有工作小组组长签字或同意。
济钢高中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测工作在济钢高中课堂教学质量监测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由工作小组具体实施。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与济钢高中已经和正在进行教学模式实验课、校级公开课等结合进行。各教研组按学校的要求上好实验课、每月开足公开课(每个教研组每月一般2-3次)。在这些课原来规定的基础上,每节课再增加监测的内容,提前一天报教科督导室。监测的方式方法、命题和评价等工作,由工作小组负责按上面的要求认真组织落实。监测的测试题、结果等原始材料附在实验课或公开课表格的后面,一并交督导室。实验课、公开课及监测情况列入对教研组及教师的考核。二是由工作小组直接组织监测。一般每月对每个教研组抽测不少于一次。两种渠道同时进行,一学期每个教研组半数以上的教师监测一次,一年内每名教师监测一次以上。
另外,各教研组、备课组及各位教师,要自行组织小范围的监测或自测,以了解情况,进行探索尝试,取得经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工作小组每月对教研组进行一次小结,向校课堂教学质量监测领导小组汇报,兑现奖惩。评价分为三个等级:监测得分率或优秀率在80%以上为优质课,60%以上为合格课,不足60%的为不合格课。不合格课属实验课、公开课的,不再享受有关奖励;属工作小组直接监测的,扣除讲课教师一个课时的课时补助。
课堂教学质量监测的结果要同被监测教师见面,并与被监测教师的考核挂钩。对优质课,要认真总结并推广经验。对不合格课,要与任课教师共同研究教学改进方案并跟进监测,帮助其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