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教育的理性回归,而规范办学行为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近期,济钢高中按照《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试行)》的要求,规范了作息时间,设置了开放的课程体系,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构建了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学生的多种课外活动、校外实践活动为辅助的完整的教育活动体系,教师自主开发出多种门类校本课程,学生自行组建多种社团开展丰富多彩地社团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济钢高中已经成为一门常规性课程,每周固定时间开展全年级走班研究性学习活动,一个个小课题的研究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了解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流程和方法,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自2009年暑期以来,济钢高中克服资源、场馆不足等实际困难扩大了走班教学范围,有效实施了走班教学。修订并完善了与选课走班相适应的一系列课程管理制度。加强了课程管理队伍建设,在单元内设立了辅导中心,建立了辅导员队伍和导师组,使专业化的教育辅导和个性化的导师关怀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保障。
教研组集备活动采用“听→评→学→备”四步骤教研模式,即:听一节研究课→评课→学习一篇教科研理论文章,研究一个具体的教学问题→备课组集体备课。同时,要求集备活动做到“四定”——即:定时间(每周每学科半个工作日)、定地点、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教研活动内容丰富,针对性和实效性强,成为教师交流和提高的有效平台。
为提升作业的有效性,济钢高中在全校开展“有效作业论坛”,使教师明确作业是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由知识转化为技能的一种手段。它必不可少,但决不是多多益善的“题海战术”,也不是无谓的重复。无论是从时间上看,还是从学生的生理、心理上看都不允许济钢高中要求学生做过量的作业,过量的作业是低效甚至是负效的。
督导室采取学生作业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会和进班检查等方式定期调研各科作业的质量。例如,作业问卷调查。每班随机抽16名学生,不记名对每学科的作业量、教师批阅情况以及总的满意度做出等级评价(作业量:作业量较大、适中、较小;批阅情况:批阅及时认真、较及时认真、不及时不认真;满意度:对整体作业量与批改满意、较满意、不满意)。督导室统计出学生对每位教师的作业量与批改的评价,对每个备课组、教研组进行反馈,提出表扬或批评,并在济钢高中的周《教学工作简报》上进行公示,同时把学生评价结果作为对教师、备课组、学科教研组进行过程评价的重要依据。
推行课堂教学方式变革以来,济钢高中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水平正逐步得到提高,已将提高效率和效益作为自身的一种自觉的意识;济钢高中的课堂上无效或低效的行为正越来越少;教师们也有了读书和修炼专业的时间,他们渐渐走出了职业倦怠,触摸到了教师职业的幸福。同时,也留出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济钢高中的学生已学会了自主学习并享受着学习 ,学生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运动、去实践,阳光、微笑、自信又在学生们脸上绽放,学生们的综合素养正逐步得到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济钢高中的教师和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实现了教育的“增值”,这就是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