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业在2015年正逢黄金市场向白银市场转折的关键节点,政策频繁出台,市场几经跌宕,一线城市房价飙升突破火线,三四线城市正在消融库存冰山,总体上可谓是冰火两重天。下面长安太和就来帮您盘点一下2015年的房地产大事件:
1.政策双降强心剂
事件:3月30日,央行、住建部、银监会联合下发通知,对购房首付款比例进行下调,最低首付仅20%。9月3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全面推行异地贷款业务,盘活住房公积金贷款资产。接着央行宣布,自 2015 年 10 月 24 日起,降息 0.25 个百分点,降准 0.5 个百分点。这是今年以来,第五次降息,第五次降准,第三次“双降”。
解析:从3月到9月,半年间国家政策两次剑指中国楼市,10月的双降更是使1年期存款利率跌破1.5%比CPI上涨指数2.0%还要低。尽管此举加速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但负利率时代造成的财富缩水,却使楼市成为了黄金避风港。
数据显示,在11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899元/平,已连续上涨7个月,北京新建商品房市场成交均价直达32358元/平,创北京历史单月最高纪录。房地产行业在年底迎来了暖冬,尤其位于城市中心的稀缺豪宅,因其特殊地段和客户社会圈层等因素,具有天然的保值升值属性,如北京东二环内的长安太和等项目就是典型增值避险的首选。
2.二孩政策影响广
事件: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解析: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将会推动我国人口数量的增长,新增加的人口将会带来房地产需求总量的增长,进而成为推动白银时代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助力。相较于之前市场上主流的两、三居户型,今后四、五居的中大户型必将更受市场欢迎。另外,各地学区房的地位将更加不可动摇,其争夺也将愈发激烈。部分家长将会未雨绸缪,提前出手抢购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区房,从而推高优质学区房的价格。
3.外汇买房已解禁
事件:8月27日,住建部等六部委联合出台《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放宽了外资投资房地产和购房的限制。11月11日,商务部、外汇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改进外商投资房地产备案工作的通知》,进一步简化了外商投资房地产企业管理。以前规定在境内工作、学习超过一年的境外个人能在注册城市购自用房。新规取消了城市限制和“超过一年”的规定,同时简化了投资程序。
解析:随着国家开放力度加大,外资管制放松已是大势所趋,当前外资已呈流出态势,政府希望此举能留住外资、吸引外资。自去年以来,多数地区的限购、限价、限贷等行政干预政策都陆续退出,限外也逐渐放松,这是建立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所必须的。专家称,新政会增强市场购房者的信心。
4.通州限购最严苛
事件:7月11日,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闭幕,会议称,要聚焦通州,深化方案论证,加快北京市行政副中心的规划建设。政府随后在8月14日发布了《关于加强通州区商品住房销售管理的通知》,落户通州满三年和社保或纳税在通州满三年的在京家庭才能购买二手房,外地户口在满足原本条件下依然要满足社保或纳税在通州满三年的硬性条件,才能购买首套住房,与北京限购令相比,通州限购更为严苛。
解析:行政副中心的规划迅速地火爆了通州的楼市,造成了七八月通州房价的强势上扬,强力限购减缓了均价的上涨势头,同时使得通州商住、商铺成为投资客推崇的产品类型。通州作为北京未来的中心,楼市火爆是必然的。例如由富华国际集团与世茂集团联合打造的位于通州核心区的世界侨商中心,政策利好、品质上乘,一开盘便被抢购一空。
5.互联网+新风口
事件: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渐成熟,互联网开始主动地渗透到房地产开发的前期市场调研、拓客、开盘营销推广、业主维护、房产价值评估、二手房经纪等多个领域。而随着社交网络的崛起,房企可申请社交账号,组建营销团队矩阵,开展营销宣传,也因此能更好地塑造自身品牌形象。此外还电商售房、房产众筹、社区APP、O2O模式等都是房地产行业的新风口。
解析: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亮相,再度体现了互联网的力量。业内专家表示,“互联网+房地产”大有潜力,将进一步整合房地产行业,逐步覆盖前端的融资、拿地、设计、开发、建材采购等领域以及中后端的生产建设、商业运营、社区服务等领域,形成“互联网+房地产”全产业链的闭环。
总结:2015年的楼市因有国家政策托底形势持续火热,大城市的房价更是节节攀升,高管创业,互联网+,地王争霸,豪宅拼杀,房地产行业虽然是白银时代,却依然显黄金气象。而对于即将到来的2016年,房价、顶豪又会有哪些新趋势?互联网又会引领出哪些新变革?长安太和与您共同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