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庄村广兴老屋一角
冬日的暖阳,从山顶露出了久违的笑脸,把金色的光辉洒进大别山腹地的安徽潜山县官庄村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听惯了山谷流泉,鸡鸣犬吠的村民,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性。
眼下元旦就要来临,前些日子派去电工维修广兴老屋广场景观灯的事后,不知村民们还有哪些需求? 12月16日清晨,已人到中年的潜山供电公司官庄供电所所长汪来应,趁着晨练的机会,健步走在通往官庄村里的水泥路上,还不时抬头查看路边穿过的输电线路。

检修广场景观灯
官庄村位于潜山县东北角,距县城足有70多千米。与岳西、桐城和六安舒城三县接壤。这里始于汉代的桑皮纸制作,传承至今,被选作故宫修缮用纸,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存的元、明、清等年代修建的寺院、宗祠和清乾隆年间赐予的“五世同堂”、“七叶衍祥”等匾额多达30余块,是一个享誉四方的“孝友之乡”。
2013年初,曾一度闭塞的官庄村有幸搭上了新农村建设的快车,广兴老屋成为了安徽省首批“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时,潜山供电公司多方筹措资金,千方百计调整农网升级项目,从速选取设计考究、工艺美观,与当地农耕文化、地理环境相匹配的农网升级范例,从35千伏黄柏变电站10千伏马坪线延伸架设10.05千米输电线路,新装一台200千伏安台区,建成投运广兴台区。
考虑到美好乡村建设的视野整洁,潜山供电公司会同官庄供电所,采用高低压线路同杆架设和低压分支线路沿墙敷设的办法,破除往日私拉乱接,头顶上空乱如蛛网的现象。

安装智能计量装置
“官庄村首个‘美好乡村’建设获得电力、规划和村民们的众力相助,在全省一炮走红。打那以后,年年都有新项目落点,潜山供电部门连续3年新建广兴、新齐、新华3个配变台区,改造老旧台区1个,变电容量由原来的100千伏安,新增到600千伏安,满足了官庄经济社会发展和亮化工程对电能的需求。”全国人大代表、官庄村党总支书记余晓八介绍说。
现如今,居住在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大山怀抱里的官庄村村民,乘着春风,甩开膀子,大干快上。马坪组老匠人余一如看准了宣纸销售旺盛的商机后,远赴宣城学习宣纸制作技艺,创办了潜山县兴达有限公司生产的红星宣纸,远销全国各地。余老的两个后生,又在宣纸制作上升级了打浆、烘焙、切纸等用电设备,将红星宣纸经营得红红火火,年产值达300多万元,带动了当地40余人再就业。
谈起官庄村的新变化,官庄镇党委书记王续豹意味深长地说:“昔日‘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天上蜘蛛网,地下泥水淌’的穷官庄,变成了今天‘吃水不用抬,走路不湿鞋,电杆连成排,路灯亮起来’的新官庄。”
走在官庄村广兴老屋西侧的凤凰山脚下,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农业部等中央多部委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宜居村庄示范”、“中国美丽田园”等5项国字号大奖的展牌,和美好乡村建设新旧对比图,赫然在目。
官庄这片热土,已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好去处,她以其厚实的文化底蕴,纯朴的民风民俗,美不胜收的自然环境,成为大别山区一颗独具特色的眼耀“明珠”,吸引了八方游客来此观光游览。(胡晓延 周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