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活动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用户参与影视制作过程?不靠谱

2015-12-24 16:35:37来源:

2014年,当阿里推出理财产品“娱乐宝”玩电影众筹的时候,宣称的是“用户出资 100 元即可投资热门影视剧作品”彼时,人们只是作为“投资人”和电影制作最近距离的接触,然而近期,阿里影业副总裁徐远翔在一次演讲中提及了“众筹剧本”的模式,此消息被电影行业内人士解读为:全民皆“编剧”;无独有偶,互联网影视公司乐视影业也有类似的观点,倡导“全流程开放”的电影生产模式,这就意味着未来用户有可能参与到电影的内容制作当中。

\

那没问题来了:观众参与能提高电影制作水平吗?未必,限于观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观众对事物的认知程度也是不同的,单凭主观意识或者个人思维臆断就对电影指手画脚显然对电影质量的提升是毫无益处的。笔者认为,观众更适宜参与的是后期传播部分,对于电影产业而言,将是一种优质的营销方式,观众凭借自媒体优势可以对电影的剧情,人物,工业水准进行赞颂或者批判,观众客观公正的评价将促进电影行业的健康发展。

电影品质——需术业专攻

观众参与固然重要,但是让观众参与到电影制作的前期,笔者不禁要问:如此一来,导演的思想何在?编剧的思想何在?电影的质量何在?把用户放在第一位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是不是有点过激呢?

电影制作是一个有机的过程,其在不断的成长环境中变换形色,以符合观众的口味。让观众凭借自己的喜好去决定影片的走向必然是管中窥豹,依赖用户的传统思维和直觉喜好将影响影片质量和剧本的多样性。电影缺乏的是创意,而普罗大众关心的是我的个人欲望能否在一个画面中得到最直观的体现,美国林肯中心电影协会的数字战略主任也持类似的看法“如果导演来到剪辑室,称很多观众反对跳跃剪辑或对残忍的酷刑场面感到兴奋,或只是对性乱场面感兴趣,那该怎么办?”这对电影作为人类的精神食粮来说简直是一种亵渎。

\

电影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还是靠品质,电影作为一门灵魂艺术,它所承担的是影视创作者思想的汇聚,是艺术家创造性,能动性,社会阅历,人生阅历的沉淀,普通观众作为一个旁观者参与电影的主要是个人意愿的表达,在艺术造诣上是无法和专业的影视人匹敌的。

翻开国内文艺片的市场,2014年张艺谋导演携《归来》一举打破中国国产文艺片公映日票房、破亿速度、上映总天数、总票房记录,成为迄今为止最卖座国产文艺大片,《归来》用事实打破了国产文艺片难以双赢的“魔咒”,豆瓣评分7.7、时光网评分7.6,均属最高。

在《归来》成为国产文艺片的现象级作品之后,一场专家级的国产精品电影论坛上影视界专家给予这部电影高度的评价。这部电影首次彻底打通了中国国产电影作品在年龄、文化、性别等层面的“断档”现象,真正做到“国民级”文艺作品。《归来》作为首部具有4K高清视效的IMAX版本国产文艺片,将科技与内涵高度结合,完美的画面效果一改国产文艺片“糙汉子”式的传统格调,用深刻的人文内涵和最精致的画面细节开创国产文艺电影的“高大上”新形象。从剧本的创作,制作团队,演员团队,导演团队都是中国最具影响力和专业度的,成功的取得不是偶然,而是以张艺谋为代表的中国影视人多年的沉淀和积累。

2017年,国内电影市场可能全面开放,面对好莱坞电影的冲击,中国电影人将直面好莱坞影视团队,是倒在血泊中还是在厮杀中站稳恐怕更多的还是需要自身的提高。以目前的态势来看,让用户参与电影的前期还未成熟,电影工业水准的提升还需要术业专攻的制作团队,只有在电影综合水准上有了核心的竞争力,未来才可期中国的电影工业制作水准可以和好莱坞一较高下。

\

近期,乐视影业近期通过多渠道发布了多张预热海报,指向12月29日将召开的一场发布会。据悉,这场发布会可能与乐视明年要发的大制作电影有关,这或许是影视行业即将兴起大制作,高水准制作的信号释放。

用户参与——宜后知后觉

2015年4月15日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国际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副主任陆红实发表讲话称,中国电影的进口份额或将于2017-2018年进一步放开,消息传来影视界哗然,一些影视人甚至察觉到了中国电影到了“危险时刻“。刚刚创得票房记录的《寻龙诀》喜报传来的时候,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这部影片的成功固然离不开高水准的制作,但是和广电总局幕后帮忙也不无关系,因为正在摧毁北美票房记录的《星战7》还在国门之外,倘若两者档期同步的话《寻龙诀》还能豪气”摸金“吗?

国产电影即将面临的困境就是来自好莱坞市场的冲击,唯有提高自身的电影工业水准才可能在博弈中取得一席之地。这个时候让用户参与前期制作显然不合时宜,而且纵观IP电影市场,能够取得成功的乏善可陈,并不是中国的影视人不能够慧眼识珠 ,而是整个IP市场能够拿得出手的作品实在是寥寥。

2015年,中国的电影市场的票房突破400亿,这一数字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翻了40倍之巨,其中国产电影的票房贡献度也接近60%,用户的参与度提升是近年电影行业的显著特点,但这里强调的是电影制作过程中的话题性参与和公映之后的口碑参与,高话题性在电影的前期宣传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快速传播属性导致短时间内形成矩阵式传播;公映之后的口碑传播不管是“点赞“还是”吐槽“都一定程度上又起到了二次加温的作用,如此一来电影的票房就有了保障。细数2014-2015年的电影市场《小时代》系列、《大圣归来》、《夏洛特烦恼》都是用户后期参与话题而使影片完成逆袭的经典案例。

\

《大圣归来》可以说是社会化媒体促使影片获得成功的典范。这部被称作国产动画片良心之作的电影,上映前几天在主流媒体还无人问津,上市之初遭遇院线的边缘化,差点被打入冷宫,但在B站(bilibili),一支预告MV《从前的我》引爆了动漫迷的热情,截止7月15日,在B站搜索显示与《大圣归来》的相关视频有223条,其中不乏点击几十万的热门,评论和弹幕条数数以千计,而且几乎一边倒的支持、点赞。B站的MV《从前的我》迅速向微博、贴吧、QQ空间,微信朋友圈蔓延。当大V们在自媒体平台上写下了“国产良心动画片”、“超水准”、“国产动画崛起”的字眼时一夜间自媒体平台几度刷屏,《大圣归来》迅速占满各大媒体的首要位置,正是“自来水”的“安利”让这部电影完成逆袭,紧接着评分达9.1的《大圣归来》在投资方微影时代的帮助下迅速在社交类媒体上进行二次口碑发酵,一举将此片推向了巅峰。

电影离不开观众,观众也需要参与到电影行业,但是观众应该更多的扮演“旁观者”,跳出圈子才能看到“庐山真面目”,用挑剔的眼光指出影视作品的不足,鼓励影视作品的创新和进步,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国产电影的健康长远发展。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