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既关注学生高中毕业后考入什么样的高等学府,更关注学生将来能走多远,所以高中三年,我们特别注意在孩子行为习惯养成、道德品质修养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教育。”济钢高中校长吕如浩表示,学校的发展业绩,在教学成绩、硬件设施等方面可以得到直观的体现,但是济钢高中办学的终极目标从未只停留在教学成绩上,而是坚持以人为本、严而有爱、德育为先的学生管理方式,让校园成为立德树人的沃土。
无论寒暑晚自习有老师陪读
每周一到周五晚上6:30--9:30是济钢高中的晚自习时间。在这三个小时里,没有老师授课,时间完全由学生自己来支配,他们可以温习刚学过的内容,可以预习第二天的课程,也可以阅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来扩展视野。
教室里静悄悄的,不时传出沙沙的翻书声。教室外面的走廊里,一位老师正在来回踱步。在晚自习的三个小时里,这位老师始终在教室外陪着学生们。
在济钢高中,老师陪学生上晚自习已经成为惯例。每个楼层都会有一位老师在走廊里值班,维持楼层四个班的晚自习秩序。陪学生上晚自习的老师犹如“隐形人”,通常不会进入教室,但学生们都知道,教室外的走廊里有一位老师在陪着他们,不分冬夏和学生一起拼搏奋斗。
“老师们白天上课、批作业的任务是很繁重的。”济钢高中一位班主任说,但是想到这么多孩子的晚自习需要照顾,老师们就渐渐习惯了这样的工作节奏。“学生在教室里面拼搏,老师在教室外面也很有成就感,沙沙翻书的声音会让你充分体验为人师的那种快乐。”济钢高中高一(16)班主任高飞说。
晚自习结束以后,陪上晚自习的老师并不能马上下班回家,他们还要走进学生宿舍,检查孩子们的作息,保证他们休息好。离开校园时,时钟往往已经指向晚上10点半以后了。
除了一心为孩子的老师,济钢高中宿舍管理人员和餐厅师傅们也在默默奉献着。高一新生入校后,面临着从家庭生活到集体寄宿生活的转变,这时宿舍管理人员的作用就显现了出来。“我们就是让学生来到宿舍后,像回到家一样温馨。”宿舍管理人员王丛笑说,帮助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他们的目标。
“晚上学生入睡以后,我们还要检查作息;早晨学生还没睡醒,我们已经工作几个小时了。”王丛笑说,餐厅师傅的生活节奏和他们差不多,需要早早起床给孩子们准备早餐,但这一些不显山不露水,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看不到。
“我们的工作也不求别人看到,只要孩子们好就行。”王丛笑说。
人文管理和规范制度养成良好习惯
“我们追求成人而不是成事,追求养成而不是速成,追求内化而不是外塑。”济钢高中校长吕如浩说,学校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养成,行为规范教育成为学生品格塑造的基础。
学生品德的塑造、良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人文的管理和规范的制度。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接受行为规范教育,济钢高中充分发挥“学长导学制”的优势,采取“师哥师姐对你说”的方式,让高年级学生为新生进行文明礼仪宣讲或共同策划开展文明礼仪主题活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注重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利用各种载体展示优秀学生的风采。每两周开设一次学生论坛,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闪光点。这些活动激励的不仅是学生个人,起到的是整体提升的作用。
济钢高中每两周开设一次家长讲坛,让学生在开阔视野、学到知识的同时领略优秀家长的奋斗历史和道德情操,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学校的各项活动都邀请家委会代表作为嘉宾和评委,开学典礼邀请家长和学生共同走上红地毯领奖。
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平台
5月22日,济南市第一届学生社团大赛在济南西藏中学开赛,济钢高中曹禺戏剧社演绎了经典话剧《雷雨》的片段,学生们以扎实的戏剧表演和机智的现场答辩,在18支参赛队中脱颖而出,取得了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济钢高中发挥学生社团育人作用,目前已成立近30个学生社团,每学年举行社团推介、纳新、成果展示等活动。社团代表学校参加各种比赛成绩优异,4月,健美操社团获得济南市校园健身操大赛特等奖,校园广播站李文晗、张新宇同学在济南市校园金话筒主持人大赛中分别获得金话筒、银话筒奖。
近年来,济钢高中以四大节(体育节、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三项典礼(开学典礼、成人典礼、毕业典礼)、两个重大纪念日(五四青年节、一二九)、一个特色项目(大手拉小手)为骨架,形成了完整的校本德育活动体系。
“我们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功能,深化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联合山东大学共建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到农科院参观学习、到飞机场体验空乘工作、到社区了解社区的民主管理、进行社区服务与文化共建等,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校长吕如浩说。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