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文/局以撒抽空写作——待续]
2015年11月9日,作为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蓝玫瑰公益基金的代表和东西元素的代表还有见证志愿者来自印尼的心理咨询师,一行三人开始了心灯第二轮的帮助缺电少电的山区孩子的未知路程。

[左:英国海归年轻总裁 中:印尼心理咨询师 右:妇基会蓝玫瑰公益代表]
我们称这一路是《一个印尼老大和两个中国马仔》的故事。
这段故事的时长是14天,要知道空出14天对于满是压力的现代都市人来说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谁不要挣钱,谁不要养家,谁都要生孩子……

如果能给这14天三个标题的话,我想第一个应该是《一盆米饭、一盆汤、一盆猪肉,大家捞吧》,主题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总在不停的倡导爱,爱你的父母,爱你的同学,爱你的妻子或者丈夫,但还有一种爱,你爱的对象不在你的视线里,他在一个黑黑的角落,他外表是脏的,他是很有味道的,他蜷缩在那里不知道未来,或许未来根本不在他思考的范畴里,你无意间在网上、在路上,在朋友圈里发现了他,你有了一种感动,他缺钱,缺衣服,缺书包,缺鞋。然而在我们的行程中我们发现,他们真正缺少的是“你能来,蹲下来,拉住他的手,从他们的眼睛里看看生活。”

四川大凉山一个因为贫困、毒品、艾滋病而闻名的彝族自治州,如果你们来这里让你们惊讶,因为早晨6:30你就可以看到有男有女围着篝火喝着啤酒抽着烟;你会闻到没有窗户的家里弥漫着土豆发霉的味道;你会听到一个家庭因为毒品和艾滋病而全都消失的故事。我们到底要给他们什么,给他们的孩子什么,能改变他们的命运呢?是钱吗?是书包吗?是鞋吗?他们是深陷在这黑暗里,他们看不见,摸不着,就像不会游泳掉到深水里的人,可我们怎么救他们呢?

左:阿说而日 中间:程老师 右:蓝玫瑰公益基金代表

[右:大凉山志愿者老师石一阿乌]



我们在这里碰到了阿说而日,他的同学的同学是吉克俊逸,他是一对外国夫妇从小学资助到大学的当地彝族人,他在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在成都的好工作回到自己的家乡做了一名教师。这对外国夫妇对他生命的帮助很大,他们在这里生活了20年。他们是跳到水里去救人的人。这对夫妇是蹲下来的,没有任何的嫌弃,他们理解大凉山彝族人的生活状态,他们从内心接纳这儿的所有问题,他们没有批判,没有指责,他们身临其中,一同生活。
来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群里,而且要长期生活在一起,对于我们来说是不是有些要踏进虎穴的感受,我们能吗?在这里舍去欲望、舒适和香喷喷的自己。你会得到一个“虎子”,它就是我们的高傲。
心灯这次在大凉山帮助了1600多位孩子,大凉山捐助的尾声是在一所小学里。学校的老师和校长将我们视为贵宾接待,杀了一头小猪,绝对是土猪肉。

[大凉山孩子们的感谢信]
在办公休息区里我们开始在这顿午餐:一大盆汤,一大盆米饭和一大盆猪肉。一人给了一把长长的木勺,我们十来个人,一同舀出汤,当大家喝完后,我不敢去看别人的汤勺,我的内心听到的是他们震耳欲聋的喝汤声音,我在想我还是吃米饭吧!
所以这段故事要向常年驻扎在大凉山的爱心人士们致敬!我们的心灯确实是设计师们前往山区,四处调研,21次的改稿,完全防水,无毒,防尘、护眼,我们给到的是量身定做的希望,然而你们是完全的陪伴,是山区孩子真正的希望的使者。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