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锡贵,中山市市委书记薛晓峰、市政协主席丘树宏等为“毛泽东生活用瓷(7501)研究室”及“嵇锡贵大师工作室”共同揭牌。毕中林摄
12月19日,“毛泽东生活用瓷(7501)研究室”在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大涌镇的中国(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下称红博城)正式挂牌成立。当天上午,中南海毛泽东用瓷釉下彩餐具《梅竹》“7501餐具”的项目负责人嵇锡贵大师亲临红博城,同中山市市委书记薛晓峰、市政协主席丘树宏等为“毛泽东生活用瓷(7501)研究室”及“嵇锡贵大师工作室”共同揭牌。
嵇锡贵大师与现场200多名嘉宾和观众分享了自己的艺术创作经历和心得
嵇锡贵大师分享毛泽东用瓷研制故事
今年73岁的嵇锡贵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她曾设计制作上海锦江宾馆外国元首专用釉下彩餐具《麦浪滚滚》及毛主席纪念堂陈设瓷,其从艺经历曾被中央电视台拍摄成《东方之子》专题片,2013年被国家授予“中国陶瓷艺术、设计、教育终身成就奖”。
在19日上午举行的挂牌仪式上,嵇锡贵大师与现场200多名嘉宾和观众分享了自己的艺术创作经历和心得。据介绍,“7501”是1975年1月国家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根据中央办公厅文件指示,秘密研制一批毛泽东专用生活用瓷的工程代号。嵇锡贵就是当时工程釉下彩小组的组长。嵇锡贵透露,“7501工程”当年共生产了100余套约上万件瓷器。任务完成后,因时代背景原因,该工程被上级要求就地销毁所有图纸和剩余瓷器,杜绝流入民间,不过还是有小部分被保留下来。30多年后,这批被悄悄保留下来的拟专供于中南海的生活瓷器市场收藏价值翻了数万倍:一只“7501瓷”调羹就达10万元,而一个小瓷碗与一套一壶十杯的酒具也分别达到170万元与200万元。这些记录了特定历史文化事件的瓷器具有较高的文化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
12月19日活动仪式也包括嵇锡贵大师的“娃娃”青花斗彩瓷塑婴戏系列的完工庆典。据她介绍,该系列作品历尽十年时间,由她和丈夫郭琳山大师一起创作完成。如今,这一倾注了两位大师无数心血、众多收藏爱好者翘首以待的倾世之作已圆满完工。“娃娃”是国内唯一由夫妇俩同为陶瓷类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共同创作的,曾有专家评价该作品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嵇锡贵说,之所以特意将完工庆典选定在广东中山,是出于对中山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种敬意。
嵇锡贵大师和丈夫郭琳山大师共同创作完成的“娃娃”青花斗彩瓷塑婴戏系列。毕中林摄
文化助推大涌向“中国红木文化旅游名镇”迈进
对于“毛泽东生活用瓷(7501)研究室”和“嵇锡贵大师工作室”成功落户大涌红博城,中山市大涌镇人民政府镇长文卫戈表示,这不仅为中山人民打开了一扇见识中国最高工艺水平的新窗口,更为大涌红木产业升级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表示,大涌将以“中国家居生活艺术大世界”的概念,全力推进红木文化的提升,为全国红木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文卫戈还表示,2013年,大涌镇被列为中山市首个转型升级试点镇,大涌镇以打造“中国红木文化旅游名镇”为目标,全力推进了集约大涌、效益大涌、新城大涌、诚信大涌、人文大涌、活力大涌“六个大涌”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两年来,大涌镇委镇政府坚持以文化助推产业发展,以中国(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为载体,结合大涌“两江一山”自然资源优势和隆都传统文化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娱乐经济,成功引进了沉香、国画、茶道等传统工艺行业,也吸引了一批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和潮州工艺美术大师、国画大师的签约加盟。
中国(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董事长林孟礼说,红博城是中山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龙头项目。在整个产业发展中,“红博城”项目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使红木文化、传统工艺走向世界的贸易、交流之窗;为中国的红木企业、传统工艺品企业开拓新的经济蓝海;为地区产业架构优化和经济水平提高提供强力引擎。“红博城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与展示平台,利用自身较为完善的文化业态,为传统工艺品企业提供良好的市场、创作、交流、服务平台,从而为中华传统文化产业的复兴贡献一份力量”。(毕中林)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