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互联网行业似乎已成了“烧钱”的代名词,从“互联网+打车”、到外卖O2O,再到互联网金融领域,一轮一轮的疯狂补贴根本停不下来。今年以来,滴滴以再烧10个亿位居烧钱榜第一,而外卖O2O这个近两年才兴起的新行业被认为是继打车软件以后的第二大“烧钱”行业。除了美团被曝出每月仅补贴费用就达2亿元之外,饿了么月均补贴成本也过亿元。
违反商业本质,烧钱烧出来的都是伪用户
疯狂的烧钱模式背后隐藏的却是血淋淋的现实。不论是打车软件还是外卖O2O,“不补贴留存不住用户,补贴一停用户数就减少”,成为了这些平台最大的痛点。“融资—利用补贴吸引用户—为留住用户谋求新一轮融资—继续高额补贴”,这样的恶性循环让整个产业陷入了贫血状态。烧钱得来的用户并不具备粘性,哪一家的优惠和补贴多,就用哪一家的app。在烧完投资人的钱之后,如果继续陷于恶性竞争中,则必死无疑。
找不到盈利模式是烧钱平台普遍存在的根本性缺陷。美团新一轮融资再度获得腾讯10亿美金支持,这意味着起码在今年一年内美团就要烧掉40多亿人民币,这种程度的亏损是什么概念?美团的交易额计划突破万亿,但毛利甚至在补贴怪圈不断膨胀的情况下逐渐趋近于0,赚不到钱。想要谋求上市的美团至今还无法向资本市场解释,它怎样才能赚到钱。资本市场的态度很可能会一夜突变。
品牌创造奇迹,麦当劳叔叔牵起市场需求
烧钱模式违背商业本质,烧出来的都是“伪用户“,那么,真正的用户需求到底从哪儿来?纵观可口可乐、王老吉、苹果、小米等各路品牌的崛起、横行、称霸市场,品牌的力量功不可没。
麦当劳最初的经营业绩也很平淡,靠着“麦当劳叔叔”这个品牌标杆才赢来了第一批忠实的客户群体-小孩。1960年,美国开播一档儿童节目-波索马戏团,麦当劳独家赞助马戏团,并叫波索的扮演者为麦当劳做广告。波索这个滑稽的小丑殷勤地向孩子们喊道:“别忘了叫爸爸妈妈带你们去麦当劳哟!”孩子们在嬉笑声中牢记波索小丑的话,于是光顾麦当劳的人越来越多。由此,麦当劳决心创造一个忠实地站在孩子们身边的“麦当劳叔叔”。当“麦当劳叔叔”的塑像展示在店堂前时,马上吸引了许多顾客,其中有不少是孩子。麦当劳借用一个小丑,在孩子们心中牢牢建立起了自己的品牌形象,源源不断地带来了最真实的客户需求。
致胜法宝,斑马快跑“斑马纹”车身打出品牌“活广告”
斑马快跑以斑马为图腾,与麦当劳选中“麦当劳叔叔”作为品牌标志的做法如出一辙。斑马的寓意性与联想性同样非常丰富,“万马奔腾“”汗血宝马“等成语凝聚的正是自古以来人们对于马的美好情怀,而斑马更是因其独特的斑马纹成为马群乃至动物界最吸引人眼球的风景。斑马快跑正是利用“斑马纹”这个最具识别度的品牌形象,无论在视觉、听觉、还是品牌联想上均打造了一个业内无人能及的竞争壁垒。
在视觉上,斑马身披独特的黑白条纹,是动物界辨识度最突出的动物。在听觉上,斑马不仅朗朗上口,易于记忆,而且在斑马快跑的发源地武汉,“斑马”又是一句众所周知的俚语,传播性非常强。在品牌联想上,因为黑与白的色彩反差强烈,也成为了很多公众领域大量使用的色彩。遍布全球每个城市的斑马线、每个超市的商品条码,都是黑白条纹,而这些,都是我们每个人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会接触到的。看到黑白条纹,我们就可能联想到斑马,既而联想到斑马快跑。
正是看重品牌的战略价值,斑马快跑早已注册“斑马纹”车身专利,并给每一辆下线运营的新能源斑马车喷涂了“斑马纹”。2015年,斑马快跑投放了逾3000辆新能源斑马车,天津首批400新能源斑马车也已下线运营。而这每一辆奔跑的新能源斑马车,都是斑马快跑流动播放的活生生的品牌广告。每多一辆新能源斑马车在路上奔跑,斑马快跑的广告密集度就提高一分,当不断地有斑马车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里出现,早晚有一天会成为人们共同的记忆。当斑马车成为男女老少、妇孺皆知的标识,他们出行的时候,脑子里浮现的第一个印象,或许就只有斑马车的身影,出行运货,“叫个斑马“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如今,斑马快跑的脚步已经遍布到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南京、杭州、武汉、重庆、石家庄、贵阳、遵义等全国自东向西、自北向南的各个城市,并已与全国10多家新能源汽车厂商达成合作,逾20万辆新能源斑马车正在生产。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斑马车上路奔跑,斑马快跑的品牌活广告-“斑马纹”车身也将遍布全国,在人们眼前无限次地循环播放,带来的效果不可估量。如果新能源斑马车的市场饱和度在全国每个城市都能做到1%,并将这些城市串联起来,斑马快跑将做成的是一件天大的事!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