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靶子” 解“扣子” 立“样子”
——亲历第65集团军官兵“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大讨论
■本报记者 徐文耀 特约记者 王海洲
写在前面
“成大业者,首在立人”。习主席提出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为新形势下适应强军目标要求铸魂育人提供了根本遵循。
“四有”标准,刻画了当代革命军人的“时代肖像”。如何适应时代特点、对接岗位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画像”,立起新一代革命军人好样子,是每一名军人必须认真思考并作出响亮回答的时代课题。
“八一”前夕,记者走进在全军部队率先开展“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大讨论的第65集团军,与官兵们一起聚焦“四有”标准,盯着问题的“靶子”,破解思想的“扣子”,共同探讨新一代革命军人应该是什么样子、怎样立起好样子等问题。
讨论实起来,样子才能更好地立起来。官兵们在相互交流启发中深化认识,在思想交锋碰撞中凝聚共识,做好本职工作、担起强军重任、不辱历史使命的目标更加明晰,投身强军实践有所作为的信心更加坚定。
■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我们的“根子”要扎得稳
【话题身边来】“咱们为什么要爬雪山过草地?为的是探寻民族振兴之路,为的是全国人民翻身得解放……”7月中旬,某机步旅野战俱乐部内,官兵们围在一起观看老红军王茂讲述长征故事的视频。听完王茂的讲述,指导员杨聪给大家列举了一些网上抹黑英雄的言论:有的用所谓“生理学”质疑邱少云,有的用歪曲的历史细节否定刘胡兰……随后他向大家发问:我们该怎样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像英雄那样有灵魂,在各种考验面前做到“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道理大家议】刘海成(某旅政委):亵渎丑化英雄的现象,充分反映出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尖锐复杂。敌对势力通过各种意识形态渗透,歪曲贬低我们的精神偶像,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妄图达到他们的目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前局长杜勒斯曾说:“我们要把主要的赌注押在他们的青年一代身上,让他们变质、发霉、腐烂。我们要把他们变成无耻之徒、庸人和世界主义者。”由此可见,我们面临的斗争很严峻,“拔根去魂”的威胁时时存在。
英雄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能够强筋壮骨的精神钙质。捍卫我们的英雄,既是增强民族自信的需要,也是铸牢信念、纯洁灵魂的需要。我们捍卫英雄,就是在捍卫我们的价值观,就是要在错综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中,增强我们的思想定力和政治定力,始终秉持高尚坚定的价值追求。
王金龙(“大功三连”指导员):做“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我们首先要做到对党绝对忠诚。只有始终保持忠诚的信仰,才能坦然面对得失、淡然面对诱惑,不为艰难险阻所惧。徐才厚之流,正是因为失去了政治信仰,才滑落到欲望的深渊难以自拔,最后堕落为党和人民的罪人。一个灵魂不纯洁的人,要他谈对党忠诚,只能是挂在嘴上的口号。革命军人只有不断进行“思想提纯”,才能做到耳聪目明,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不犯迷糊,立场坚定。
●点 评
“样子”怎么样,关键在“根子”。有深扎大地的“根子”,才会有参天大树的“样子”;有信仰信念的“根子”,才会有坚决听党指挥的“样子”。“根子”需要浇灌和培护,需要从党的创新理论中充分汲取营养。一个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军人,一定会有底色纯正的“样子”。
■面对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
我们的“底子”要夯得实
【话题身边来】4月下旬,某防空旅与海军某部联演联训。结果不少一贯考核优秀的雷达号手,竟因未能搜索捕获到目标,导致演练失利。分析原因,是由于以往受条件限制,他们没有按照实战化标准训全训细,在联演联训中遭受复杂电磁环境干扰后,搜索目标困难。演练结束后,该旅认真总结教训,树起问题“靶子”,立行立改:加强学习先进的作战理念和组训模式,与海军某部“背靠背”式开展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侦察与反侦察、干扰与反干扰对抗演练……该旅旅长在讨论会上发问:立足未来打胜仗,怎样把自身练得过硬、“底子”夯得更实?
【道理大家议】张尧(某旅营长):军人不能打胜仗,再光鲜的样子也白搭。但是打胜仗不是想打就能打的,得有真本事才行。军人要想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一剑封喉”,就要怀着“本领恐慌”,瞄着未来战场,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部队最缺什么就专攻什么,把训练环境战场化,逼着训练向实战靠拢、向极限挑战。
刘立敏(“红三连”连长):事实证明,没有对战场、对战争的深刻研究,没有对实战化标准的严格把关,就不可能把握现代战争制胜机理,就不会有效组织有针对性的训练演练。指挥员只有深入研究联合作战的特点规律,把功夫下在苦练军事技能上,严格按纲施训、依法治训,把人员训齐、内容训全、时间训够、质量训精,不断提高训练水平,才能在未来信息化战场上赢得胜利,才算真有本事。
张海川(某旅士官):打赢先治虚,求胜先求实。实打实动真格,才能练好决战决胜的“硬本事”。平时按照“真、难、严、实”要求练,训练场上就能让炮弹长眼、让子弹上靶、让装备听自己的话,未来战场能打胜仗就有了坚实依托。
●点 评
视打仗为专业,把打赢当事业,这是革命军人不负重托的制胜前提。有本事才有底气,若无实打实的磨练摔打,在未来战场就要付出血的代价。把能力素质的“底子”夯实打牢,“样子”就不会徒有其表,关键时刻就能扛起使命任务,在未来战场上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面对强军兴军路上的攻坚——
我们的“胆子”要练得壮
【话题身边来】某旅一场迎外演示课目中,战士童亚运从疾速行驶的越野车上一跃而下,一不小心,右小腿被划开了一道深深的口子,顿时血流如注!小童为了集体荣誉强忍剧痛,顾不得低头察看伤情,从四层高的攀登楼穿梭了两个来回,坚持演示完所有课目。事后医生为他治疗,伤口缝了二十多针。不久后面对又一批迎外任务,刚拆完线的童亚运强烈要求回到演兵场。连队干部劝他多休息,等伤养好再上场。但童亚运坚持要上。一些战友对此有些不解:“又不是打仗,至于那么拼吗?”
【道理大家议】刘如才(某旅宣传科干事):军人就是要有“拼”的劲头,为了胜利敢于豁得出去。一名军人如果平时都没有舍我其谁的勇气、敢打善拼的胆识,让他到战场上去拼,怎么可能?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一些官兵存在着个性多血性少、娇气多虎气少、要求多付出少的问题,当兵怕苦、训练怕累、险难课目怕伤,还有个别官兵打实弹胆怯、投实弹腿软。甚至有个别战士,进行战术训练,手套、护肘、护膝等防护用具一应俱全,生怕自己受伤。这些看似是小事,其实都是血性缺失、胆气不足的表现。这样的作风,又怎么能拿到战场上去,如何能激发出“为了胜利一无所惜”的战斗决心呢?
范文奎(“王成连”指导员):刘干事的发问让我想到,军人血性并非天性,“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不可能与生俱来。“有血性”不是空喊出来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和艰难困苦的反复磨练才能形成。战士初入军营时是一块普普通通的“铁”,只有经过千锤百炼、反复打磨才能渐渐变成一把闪亮“不卷刃”的钢刀。这就需要我们将这种战斗血性培养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体现到完成任务中,在一点一滴中历练,不断提升血性的浓度,练就过人“胆子”,锻造我们应对复杂困难局面的钢铁般意志。
●点 评
练兵先练胆,“胆壮则兵强”。在平时的军事实践中磨练血性,关键时刻才能“胆子壮、血性足”。血性十足的官兵是练出来的,英勇善战的部队是打出来的。“勇者无惧”。革命军人心中有信念,胸中有胆气,身上有血性,才能逢敌亮剑、一往无前,在未来战场上成为克敌制胜的寒锋利刃。
■面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呼唤——
我们的“身子”要立得正
【话题身边来】年初,一则“路遇车祸兵哥火中救人”的新闻在媒体播出,某机步旅机要参谋汪勇、汽车连司机米阳一时成为受到网民关注的军人。1月20日,汪勇和米阳执行任务途中,偶遇一场车辆追尾事故,面对已经燃起一米多高火苗、随时都可能爆炸的轿车,两人抓起灭火器直扑现场。发现车内还有人,他们迅速把已经昏迷不醒的司机救出车外,实施人工抢救。看过视频的网友纷纷称赞:“解放军好样的!”汪勇、米阳的事迹在官兵中引发讨论:互联网时代,怎样用高尚品行为军人得分,树起有品德的革命军人形象?
【道理大家议】汪勇(某机步旅机要参谋):军人应该是一个社会的道德标杆。雷锋、李向群、杨业功、高铁成、李素芝……他们用行动诠释了革命军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引领着几代人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和信仰。现在,社会上利己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抬头,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等问题对社会发展负面影响也愈加明显。在这种情况下,革命军人一定要拿出自己的担当,努力弘扬正能量,传播核心价值观,促进良好社会风尚,为思想道德建设尽一份力。
黄永杰(某团班长):网络时代有一些“喷子”在网上刻意矮化甚至抹黑军人形象。我们不能无视这种现象,要团结起来针锋相对地激浊扬清,努力像汪勇他们那样以实际行动弘扬核心价值观,传承发扬战争年代革命军人和老百姓鱼水情深的光荣传统。热爱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践行人民军队宗旨,弘扬新风正气,把崇高理想化作一个个具体的行动,为理想插上翅膀,为军人形象增光添彩。我们基层战士更要自觉把个人理想抱负融入强军实践,把思想道德、品行志趣、性格气质修炼好,在本职岗位上敬业奉献,争当“最美士兵”、道德模范。
●点 评
“德者,才之帅也”。军无德不强,人无德不立。人民军队是社会的先进群体,革命军人在品德修养上更应走在社会前列。“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修德从小事做起,重名节、励品行,如此方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修炼出革命军人的“金刚不坏之身”。
(责任编辑:唐凯丽)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