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活动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十几年如一日为生命的终点护航——记吴江区殡仪馆优秀退伍军人孙根荣

2015-06-25 11:25:14来源:苏州双拥网
4月28日上午,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4月28日上午,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吴江区殡仪馆副馆长孙根荣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这是吴江殡葬行业的工作者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荣誉,也是江苏全省民政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劳动者代表。

执着追求,展现退伍军人风采

1998年,眼看着同时转业的战友都分配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而自己面对组织上安排的殡仪馆工作岗位,要接受的是一个家人朋友会反对,不被别人理解,甚至是被社会歧视的边缘行业,孙根荣第一次对组织决定产生了动摇和犹豫。然而经再三考虑,他想到自己是一名受党培育多年,有着坚定信念和追求的共产党员,更是有着良好职业素养的军人,“平静的湖面,炼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孙根荣及时调整心态,怀揣着党和国家对他的信任,成了一名光荣的殡葬职工,迎接党对他的又一次考验。随着对岗位的了解,他更深切地体会到这份工作的艰辛和特殊,他凭借着军人那股子坚韧和执着,刻苦学习,钻研业务,在殡仪馆工作的这些年,他几乎没有休息天,手机每天24小时开机,不管严寒酷暑还是白天黑夜,不管自己是一线职工还是已经走上领导岗位,他每天都会第一时间赶到馆里上班,及时了解服务对象需求并进行沟通交流,做好接待处理等一系列工作。
爱岗敬业,深受服务对象好评

从一名普通的接尸运尸工到殡仪服务技师,再到走上馆领导岗位,孙根荣一直把自己当做殡葬战线的普通一员。他始终保持着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工作热情,脏活、累活都抢着干。某一年的7月份,在江浙交界的太浦河里发现了一具高度腐烂的无名尸,当地派出所为了尽快地处理尸体,就想出钱请地方人员将尸体运至殡仪馆,但尸体散发出的阵阵恶臭让围观群众和工作人员都捂住了鼻子,即使出最高价也没人愿意接近。派出所同志只好打电话求助殡仪馆。孙根荣同志接到电话后即刻带领工作人员赶赴现场,打捞工作既要顶住烈日煎熬,又要确保尸体完整,他抵着严重恶臭,用了将近两小时才把尸体运上岸,装上车。当时在场围观的群众和派出所的同志个个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这样的事例在他十多年的殡葬工作生涯中还有很多次。

以身作则,发挥党员示范作用

殡葬行业是个特殊行业,一年365天几乎每天没有休息日。为了照顾年轻同志,馆里决定让职工尽量能够实现一周单休以便有时间在家陪伴亲人。由于吴江殡仪馆一直以来存在工作量大、人手少的问题,为此,孙根荣便是经常顶班加班,一年无休地坚守在岗位上,默默地战斗在殡葬工作的一线。每当女儿和家人抱怨他从来没空陪她们游玩时,他也只是表示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又受部队教育多年,就该带个头。他在困难和危险面前,顾全大局,为大家舍小家。他家中有年迈多病的母亲需要全天候照顾,他家属身体不好也需要丈夫的陪伴和照顾,但他从不向单位提任何要求,反而是把对自己亲人的牵挂化为工作动力,为了工作加班加点,主动放弃休息,更加努力地付出。2005年8月,在松陵镇发生了一起特大交通事故,根据区领导的指示和安排,殡仪馆负责事故死亡人员的遗体火化工作,并要求将六具尸体在一天内全部火化处理完毕,任务相当艰巨,因为每具尸体火化前都需经过解冻,清洗,穿衣,整容,化妆的步骤。接到任务后,孙根荣身先士卒,一直坚守工作第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同时还给家属做耐心细致的政策宣传和说服劝解工作,想方设法缓解他们的悲痛,经过一天奋战圆满完成了任务,受到了事故善后处理工作小组的好评。与此同时,他还积极参加各种慈善事业捐助和义务献血活动,带领党员职工结对扶持贫困家庭,“送温暖、献爱心”,为抗灾、救灾捐款,用实际行动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

凝心聚力,带好殡葬服务队伍

作为殡仪馆领导,特别是党支部书记,孙根荣在工作中践行了民政系统的“三牛”精神,始终坚持给死者尊严,给生者安慰的殡葬原则,做到了将问题留给自己,将便捷留给群众,不断提高殡葬服务工作质量。他的一举一动和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折服了殡仪馆的全体干部职工。他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政治思想教育,发展了一批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过硬的新党员。他善于团结殡仪馆职工,凝聚职工力量,在工作生活中做到不为虚荣所累,不为私利所惑,以身作则,带头反腐倡廉,遵纪守法,主动接受职工和群众的监督,做干净干事的表率。

孙根荣就是这样一个平凡又有着崇高理想的人,他用自己无私的奉献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为生命的终点护航。

(责任编辑:唐凯丽)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