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化迁移”渐成主流,故乡该怎样留人?
2016-10-21 10:23:48 来源:新华网
2015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7亿人,占总人口18%,相当于每6个人中有1个是流动人口。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司透露,“我国人口迁移流动家庭化的特点越来越突出。
10月19日,国家卫计委正式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7亿人,占总人口18%,相当于每6个人中有1个是流动人口。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司透露,“我国人口迁移流动家庭化的特点越来越突出。”故乡该怎样留人?如何来迎接一个“家庭化迁移”的时代?又如何让这些伴随父母或子女进城的居民,能获得更稳定与可预期的城市生活?欢迎来说。
如何迎接“家庭化迁移”的时代
人口流动需要更好的公共制度
“家庭化迁移”会带来哪些现实影响?
-
-
-

-
@绯闲:家庭化的迁移让日益增加的居民来到城市,必然有利于推动城市化的发展,譬如拉动城市消费,譬如消化城市商品房的库存,再譬如为城市居民提供保安、钟点工、餐厅服务员等日常服务。
@美国往往事:家庭化的迁移,必然会让大量进入城市的人口面临诸多生活问题,譬如孩子的就读,譬如医疗问题。而那些不愿意跟随子女进城的老年人口,也让农村的空心化问题变得日益严重。
人口流动需要更好的公共制度
-
-
-

-
@看我的昵称到底能有多长:谁愿意背井离乡,我爱家乡,想回但回不去。流动人口要想真正融入城市,实现家庭化迁移,需要降低社会的流动成本,实现包括人口、资源、权利等在内的自由迁徙与流动,这方面主要表现于推进公民权利的普及与公平享有。
@千寻与千寻:“家庭化迁移”使得经济不发达地区严峻的人口净流出形势和大都市“城市病”并存。长此以往,我们心中的乡愁也许就会成为故乡实实在在的经济社会发展之愁。因此,在关注怎样使外迁家庭“住得下”的同时,是否也应当着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机会公平,使更多家庭能“留得下”呢?
(责任编辑:任湘萍)
相关热词搜索:故乡 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