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红色景区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聚集美景、历史、文化、美食于一身的地点原来在这里……

2015-11-05 11:28:52来源:中国网双拥中国
提到她,我的心里波涛澎湃,她有着女性的柔美:天光、云影,倒映着碧波千里;她又兼着男性的阳刚之气:闻其音识其骨,波澜壮阔,气吞山河,虽然经过战争的洗礼……

文/陈巧珠 图/乡下孩子

\

中国网双拥中国讯 提到她,我的心里波涛澎湃,她有着女性的柔美:天光、云影,倒映着碧波千里;她又兼着男性的阳刚之气:闻其音识其骨,波澜壮阔,气吞山河,虽然经过战争的洗礼,承受了日军的多次轰炸、侵占与蹂躏,如今依然铁骨铮铮、坚强屹立。她能包容,有着汇聚江河之气势,容大小岛屿之襟怀,她流经岁月,从唐朝海上贸易的辉煌到现在海上渔城的繁华。朝霞满天,渔歌唱晚之际,一幅由波浪织成的的锦绣画卷向世人一一展现,她,就是三都澳。

\

偎依在三都澳母亲的臂弯里,被海风亲吻着,抚摸着,仿佛回到儿时,那一瞬间打开了幸福之门,那幸福如温泉般涌上心头,面对万道霞光竟迷离了双眼。

\

不远处,一座海上渔城向天际延绵不绝,潮涨潮落,阵阵涛声,那是大海的耳语,在诉说着曾经辉煌的历史,一百多年前,茶叶、水产等物资汇集于此,就从这里扬帆启航,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

\

古老的渡口,牡蛎壳的印迹斑斑,那是大海昨夜留下的呓语,呓语城夹杂着咸湿的气息。一群海鸥,犹如这方海域的战士在巡逻,它们时而穿破云雾,时而停于礁石上,警觉地四处张望,鸣叫声与海潮声的合唱,是一首优美的赞歌,赞叹着大海母亲。一艘小船驶过的声音,叫醒了大海的清晨,阳光渐渐强烈起来,雾气渐渐隐匿而去,波澜壮观的海面波光粼粼,帆影、霞光、港标,灯塔,一幅写实的动感油画浮现在眼前。

\

天空渐渐亮起来,湛蓝湛蓝的天空,俯瞰着这片逐渐喧嚣的海域,滚滚波涛向东流逝,却阻止不了人们对大海的诱惑,那诱惑中又充满着又大自然的敬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片海不仅给了人们大海一样的胸怀,也给予了人们富饶的物产,海面上,出海打鱼的渔船正推开波浪,捕鱼的渔民,那娴熟矫健的身姿站立于船头,倒映的身影和海水一齐舞动,他们挥臂撒开渔网,渔网在空中划开一道圆弧,那圆弧是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是丰收的喜悦张开飞翔的翅膀,我举目仰望,一只海鸥正叼起小鱼儿遨游于长空。

\

腹大口小,水深湾阔,这是一个天然的避风良港,蜿蜒千里的海岸线,在阳光的照耀下犹如一条金黄色的玉带向天际遥遥蜿蜒而去。记得有人说过“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海广袤深邃,包容有度,融会而贯通,孕育着万物生灵。山山连绵不绝,不争高而自成峰,沉稳挺拔,气势如虹,上汲日月精华,下接龙形水脉,虽无言,却吟唱出大道与大美。

\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我久久地凝视着那片炫烂的霞光照在海面上,恍惚中,分不清哪个是天,哪个是海,低低飞翔的海鸥在波涛繁忙的节奏里栖息,在璨烂的霞光里与祝福同行。黑暗尚未到来之际,草虫低鸣,秋意渐浓,树叶飘零,同时这又是一个金色的收获季节,吹来的风,显得不那么悲凉。

\

当晚霞闪耀着炫目的色彩透过薄雾,群山镀上了一层金色,我站在岸边独自守望,斜阳的余晖掠过岸边茂盛的水草上、泛着迷离的光芒,四周晕染着柔美的诗意。余晖终将消失殆尽,此时正是深秋时节的夜晚,微风吹拂,水面泛起的层层波纹,波与水,有无相生,成了我心头一缕飘逸的云彩,一帘清幽的梦。

\

那条小船在乘风破浪中启程,在潮水消退时满载而归,夜幕已经降临,灯塔的光忽远又忽近,大海,在渔民的眼里,是粮仓,是宝藏,一艘艘渔船载着丰收的喜悦;在诗人的情怀里,是浪漫、是温情,一首首袅袅而起的思绪随风飘荡;在游子心里,是故乡,是依恋,是一次次梦里情深意切的呼唤。 

\

在幽谷春水前,适合泡一壶茶,细细品尝岁月的绵长,而在这雄浑而沧茫地海面上,更适合温一壶烈酒,温暖天边那弯冷月,在星星点点的渔火中听潮音。深沉的苍穹,温暖的船仓,饮一杯烈酒,潮汐被火辣唤醒,思绪与浪花共舞,月下独斟、独酌、独醉,船仓外的流年就是握在手中的那杯波澜不惊。

\

(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