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红色旅游” 打造五彩新遵义 “十二五”旅游总收入约1900亿元,前3季度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0多亿元
多彩贵州网讯 国庆节过后,全国休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魏小安,深入到遵义市湄潭县、绥阳县、仁怀市、赤水市等地,对遵义旅游进行深度调研后感言:“以前的遵义,不少人只知道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等地红色旅游,游客来往半天结束。事实上,遵义是名副其实的五彩遵义,这里让历史变得时尚,让文化变得轻松,让自然变得可亲。是一个让人住得下来、静得下来的休闲胜地!”
近年来,遵义市充分利用“遵义会议”等红色资源,在全面提升“红色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基础上,依托良好的生态、气候等优势打造“绿色旅游”,依托茅台酒等酱香白酒工业优势打造“白色旅游”,依托历史悠久、文化丰厚等优势打造“古色旅游”,五彩的遵义向世界呈现了茅台酒及自然遗产赤水丹霞、文化遗产海龙屯等“名片”。“十二五”期间,“五彩新遵义”接待游客2亿多人次,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约1900亿元,旅游总人数和总收入是“十一五”期末的3.7倍和3.8倍。
为提升“红色旅游”品质和全面打造“五彩新遵义”,近年来,遵义市进一步推进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分类指导,推进赤水市、湄潭县作为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先行区开展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切实在旅游体制机制创新、资源保护利用、市场主体培育、市场秩序规范、投融资体制改革、产品业态创新、品牌培育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先行先试;以重点景区为突破口,按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产权明晰、授权经营、保护开发的原则,积极推进凤冈茶海之心、仁怀茅台古镇旅游景区等,开展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景区经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试点,鼓励支持旅游景区以优势资源和资产通过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多种方式,引进理念新、有实力、有活力、有品牌的战略合作者参与景区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推进景区经营管理企业化、市场化、资本化。
加快景区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对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旅游景区进行体制普查,明确了9个国有及国有控股旅游景区参与改革;目前,赤水大瀑布景区、丙安古镇景区、务川仡佬文化旅游景区,余庆飞龙湖旅游景区、凤冈茶海之心、习水鳛部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和汇川海龙囤古军事城堡景区7个旅游景区已完成景区体制机制改革工作。
在打造“五彩新遵义”旅游精品景区方面,遵义市围绕明年省旅发大会在该市召开,推进赤水河沿线旅游公路、自行车赛道和24个重点省级旅游景区,150个各类精品酒庄、茶庄、特色主题酒店基础设施建设和203个旅游公厕改扩建工作,构建“快进慢游”旅游新业态。今年前3季度,遵义市200余个重点旅游项目已完成投资120亿元,其中,24个省“100景区”在建项目183个,完成投资67.2亿元,全市旅游景区精品工程22个,完成投资近50亿元。
(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