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红色景区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辛庄:温河水畔重温红色记忆

2015-08-27 14:24:12来源:山西日报
驱车从阳泉市区出发,沿207国道向东北部行驶约半小时,晋东小延安——辛庄的牌子映入眼帘。走进辛庄村广场,就可以开始四通八达的辛庄游了。

驱车从阳泉市区出发,沿207国道向东北部行驶约半小时,晋东小延安——辛庄的牌子映入眼帘。走进辛庄村广场,就可以开始四通八达的辛庄游了。

这个依偎在温河岸边,四周山色迷离的小山村,早在唐宋年间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抗战时期的革命烽火为辛庄人留下了珍贵的红色记忆——这里曾是晋察冀边区第二专区平定(路北)县一区、一区区公所和五区区公所暂住地、四区区公所常住地,后来又成为七区区公所驻地,还是平定(路北)县抗日政府首任县长刘鸿达的故乡。

在62岁的村民向导刘成海的带领下,我们向村西的千年国槐走去。这株槐树经考古人员的鉴定有1200余年,大约生长于宋元时期,树高约20米,胸径约4.5米,需3人才能合抱。千年国槐枝繁叶茂、盘根错节,生命力旺盛。当地人相信,这样的老树历经时代变迁,已有了灵气。不少人逢时节会在树下祈祷身体健康、子孙繁盛。

沿着乡村青石小路在农家院落间穿梭,两侧的青砖院落在讲述着它曾经繁盛的历史,而现在大多已经落锁。刘鸿达故居处在这些院落当中,四合头、二进院,院子依稀能看出明清时期的建筑和雕刻风格,残破的土炕、煤油灯、条桌述说着当年抗战的艰苦。

1937年11月在河底成立平定(路北)县抗日政府,刘鸿达任第一任县长。后又任盂县抗日政府县长,长期从事革命工作。解放后,先后任山西省供销社主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等职务。解放初,鉴于刘鸿达、窦春芳夫妇和侄儿徐广先对革命的重要贡献,华北区人民政府授予刘鸿达一家为革命家庭。

离刘鸿达故居不远,是平定(路北)抗日政府四区旧址。院落为青砖所筑,木制门扇、木雕窗棂还保留着明清民居的建筑风格。抗战时期,区公所曾在这个院落驻扎办公。1941年,张步瀛(岳勇)曾任四区区长。村里八十多岁的老人曾亲眼目睹,岳勇被俘时的英勇,敌人用钢钉钉穿他的手臂折磨他,也不屈服,最终被残忍杀害。岳勇的英勇事迹也在乡村传颂,不仅在当年影响着人们抗日,也激励着现代人艰苦奋斗、勇敢向前。

在红色中感受心灵洗涤,在绿色中享受自然风光。踏着乡间小路来到一座吊桥,扶着锈迹斑斑的桥栏杆、踩着晃晃悠悠的木板桥身,害怕中带着一丝新奇。穿过吊桥,再走一段山路便到了温河边。虽然是雨季,但今年降水比往年偏少,河水只浅浅漫过河堤。辛庄在开发乡村旅游后,一些经营者在温河边建设了CS基地、烧烤租赁等,游客来到这里可以一边欣赏山水美景,一边休闲游戏,别有一番情趣。

温河岸边,有一块石头十分引人注目。导游说,这块石头像石鱼。传说石头是天兵天将变成的石鱼,带着玉皇大帝的印章,来降服制造干旱的旱龙的。由于人们看到石鱼在水中游动而说破,因此石鱼和文印当即停下再不游动,成为石鱼文印一道景观。

古老的传说,辛庄还有许多。然而,在辛庄游玩,钻地道是个不可多得的体验。从辛庄广场的地道口下台阶进入,地道内设置了照明灯,在幽暗的灯光中,依稀可见地道内的设置。约1.5米高的地道中,内部设置了可供歇息的区域。地道内温度很低,天气越热、地道内越凉快。在地道内有翻板等设施,不过还没得到开发。

“地不厌其偏,风水绝佳。村不厌其小,人文博大。”在《辛庄赋》中,文人刘满成如是评价。来辛庄,听听传说、游游美景、看看砖雕木雕、学学抗日精神……不妨用一天的时间,带着家人、朋友感受辛庄的点点滴滴,每个人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小贴士

怎么走:自驾可从阳泉市区北大街转盘出发(向北),经泉中路途经207国道,向西南舁乡方向到辛庄村。选择公交可从阳泉郊区荫营镇乘571路可直达。

吃什么:村里有农家乐餐馆,野菜、农家小炒、扣碗、焖面、抿圪斗、刀削面、拉面、剔尖、擦面、糊嘟等。

怎么住:有留宿意愿的游客可在村里的知青大院内住宿。

本报记者 白雪峰本报通讯员任继萍

(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