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河池讯(记者/韦鹏雁)8月24日,记者从河池市“双拥办”获悉,该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已进入冲刺阶段。在创建活动中,该市依托革命老区厚重的红色资源,开展双拥创建,形成一批有特色的双拥品牌。
建设红色圣地,营造红色氛围。开辟以东兰县为中心的红水河红色旅游区,2010-2014年,共筹集资金2.5亿元,建成河池革命纪念馆、壮乡英雄文化园、韦拔群纪念馆等9个革命纪念场馆。2011年以来,整合资金1.3亿元,对韦国清等将军及其他著名烈士家乡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行建设改造,造福老区群众近4万人。
创新载体,抢救烈士纪念设施。从2012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开展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工作,投入工程资金6683万元,累计完成迁移、修缮散葬烈士墓3675座,92处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全部竣工,宜州、罗城、东兰、凤山、都安等5个县(市)在全区率先实现乡乡有烈士纪念设施,成为全区典型。
河池市围绕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开展双拥创建工作,打造一批富有民族特色的先进典型。先后涌现宜州市福龙瑶族乡“4·13”营救空军飞行员的少数民族英雄群体、金城江区壮族个体户陈勤32年不间断拥军、都安瑶族自治县韦国寿一家6个儿子5个参军等典型。
(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