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沁水县南阳村,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号:“抗大抗大,越抗越大”,不仅是因为抗日军政大学曾在此开校办学,更因为南阳是沁水最早的一批红色政权所在地。
南阳村位于历山脚下,全村辖三个自然庄,共229户,境内地形奇特,山川秀美,历史上就有“豫陕门户,兵家必争之地”的说法,曾是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太岳分校、沁南抗日县政府驻地。
提起南阳,不得不说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太岳分校,作为延安总校的第七分校,其1943年迁至南阳,在南阳办学近3年,培养了近千名政治素质高、军事技术硬、工作作风好的军政干部,从而为我党我军积累了在战争岁月一边学习、一边战斗、一边生产的宝贵经验。
据村里的老人回忆,当年南阳村的每家每户都住有抗大学员,他们在学习、军事训练的同时还积极参加村里的大生产运动,和村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太岳分校,自1943年3月份进驻南阳以后,学员们就和南阳村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1943年9月,敌人开展大扫荡时,军民和村民共同反扫荡,经过月余的时间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南阳村留给后人的红色记忆除了抗大以外,还因为它是沁南县抗日政府所在地,在抗日政权成立的六年里,沁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自己的武装,顽强与日寇、土匪做斗争,成功组织了一系列战役,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对敌人打击最大的战役当属“东坞岭伏击战”。
东西坞岭伏击战发生在1938年7月29日,日军想通过东坞岭西逃翼城侯马,在山西省决死三纵队和沁水人民自卫队的有力配合下,浴血奋战三昼夜,消灭敌人一千三百余人,严厉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革命年代,抗大精神、红色政权引领着南阳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如今,勤劳朴实的老区人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新农村建设,这块红色胜地必将活力十足、熠熠生辉。
(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