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生态观光园内盛开的紫玉兰。
河南日报讯 (南阳观察记者李铮刁良梓通讯员廖涛)7月5日,走进绿树掩映的南召县云阳镇山头村,目之所及,满眼翠绿。农家小院的房前屋后,阡陌纵横的沟渠路边,横竖成行的田野苗圃里各种玉兰郁郁葱葱,一片绿海,从郑州来的几十名游客欢呼雀跃。
南召县委书记鄢国宾说:“南召生态资源得天独厚,森林覆盖率达66.49%,水资源13亿立方米。全县围绕建设‘山城、水城、生态旅游城’的目标,按照生态农业、美丽乡村、观光旅游‘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路子,把全县作为一个景区来打造,把景区建在群众家门口,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激活全县经济发展。”
科学定位。南召以全域景区发展理念为统领,以生态农业为支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以乡村旅游为核心,建立高端设计、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景区打造、群众参与的运行模式,全力打造集产业发展、环境宜居、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发展格局。以S231、S331沿线为重点,确定云阳镇山头村、皇后乡皇后村等6个村,作为生态农业乡村旅游试点进行打造。2015年率先启动1—2个点进行打造,利用3年时间,初步建设成型,2016年开始每年启动2—3个点,到2020年基本建成。
农旅融合。依靠产业支撑,农旅融合的理念,把产业发展、村庄整治、休闲旅游等要素有机整合起来,统筹产业发展,统筹村庄建设,统筹旅游发展。2014年全县城镇建设共完成投资7.97亿元,加快旅游大道和环线公路建设,构建布局合理的田网、路网、渠网、电网等基础设施体系,同时配套旅游设施,完善旅游要素,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产业,把传统种植业变为体验式休闲产业,充分挖掘当地人文景观资源,形成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眼下,一批生态景观园、生态小区、生态街区、生态乡镇呼之欲出,被花卉苗木扮靓的“美丽乡村”60多个,绿树掩映、鸟语花香的“美丽家园”俯仰皆是;全县发展农家乐373家,从业人员4000多人。仅2014年,该县就有72个行政村获得市级生态村命名。
市场运作。结合自身特色主打产业品牌推动乡村旅游,以乡镇政府作为招商引资的牵头单位,结合县内招商引资政策,建立引导激励机制,以企业为投资主体,进行市场化运作,以乡村观光度假休闲为主体,打造一批样板示范工程,推动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文化娱乐等相关联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企业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农户集中连片发展,鼓励承包大户进行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引导农户以自有庭院进行立体改造,发展农家宾馆(酒店),最终形成产、销、住、游、购、娱为一体的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据了解,按照全景化打造、全地域覆盖、全资源整合、全领域互动、全社会参与的要求,2014年以来南召县加速推进乡村旅游建设,以52个美丽乡村达标村、试点村为节点,规划4条精品线路,即县城至宝天曼、真武顶景区生态旅游线路,县城至五朵山景区休闲观光线路,云阳镇至县城田园风光线路,皇后乡至云阳镇、太山庙乡玉兰景观长廊线路。
南召县副县长贾斌说:“我县将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突出地域特色,制定高端规划,通过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把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做大做强、做特做优,使其成为南召的一大独特产业、一块响亮招牌”。
(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