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建党节到来,受暑假出游旺季等因素影响,七一期间红色旅游线路一路升温,参与旅游的人数上升。(《江南时报》7月1日)
以往红色旅游景区一直是中年游客的“主阵地”,如今,游客开始出现年轻化的趋势,这不仅源于红色景区深度开发、红色旅游概念的深入人心,更源于人们对信仰的追寻。
在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里,房子、车子、票子让人“压力山大”,权利、地位、金钱让人迷失方向。“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寻片净土其实不难,但看过之后,心里的惆怅和迷茫依然会全数袭来。那么,哪里才能找寻一块宝地,可以让人们坚定目标,顽强毅力,无悔付出,用信仰抵御生活的艰难险阻?红色旅游景点给了答案。
走进井冈山,在烈士陵园,当看着四周环绕着的密密麻麻刻着烈士名字的墓碑,头上一片蓝白相间的烈士骨灰,心中崇敬之情漫溢;当穿上红军服装,背着斗笠,重走当年朱毛挑粮小道,虽然只是一小段,依然让人不由唏嘘当年创业艰难;当站在黄洋界,细细回味红军如何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打退了敌人四个团的进攻时,不禁感叹战士们的无私无畏。
因为信仰,越来越多像井冈山这样的战场成为了如今的红色旅游景点;因为信仰,成立之初只有50多名党员的中国共产党,28年后夺取了全国政权,并发展为8600万党员的队伍;同样因为信仰,中华民族以最富史诗意义的壮举,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龙,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从苦难走向辉煌。
党和国家需要信仰去进步发展,作为个体的人们,也需要信仰去更好地生活。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地今天,依然有很多地人会抱怨整天忙忙碌碌不知道为了什么,有党员干部在倡导务实清廉为民的浪潮中落马,有网民不断炮轰制度,甚至过激表达不满。这些就是因为信仰的不坚定或是缺失,使得人们滑入了思想的深渊。其实社会不缺少信仰,人们可以信仰无私,信仰奉献,信仰务实,信仰孝道,信仰一切美好的东西,但不论如何,人们信仰的一定不能是金钱、权力或是地位。
信仰需要我们在感知历史中形成自觉,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坚定。红色旅游景区给人们提供了感知历史、崇敬榜样的机会。知史才能明鉴,多一些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追溯和探寻,人们才能将从历史中汲取的营养转化成干事创业的动力,才能生活中锤炼信仰,践行信仰,用信仰的力量促进自己踏实做人,扎实做事。
人活着,总要相信一些东西,坚持一些东西,那就是信仰。红色旅游景区是心灵的皈依地。在那里,人们可以抛下了浮躁,卸下了思想的包袱,并“贪婪”地带走了信仰。期待红色旅游景区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推崇,更期待去过的人们能坚定地“带回”信仰。
(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