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贵阳市:驻在南明,感受南明双拥 住在南明,感受双拥南明

2025-07-28 16:20:00来源:中国网
拥军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温暖的行动。退役军人是建设家园的‘排头兵’,更是守护安宁的‘压舱石’……在党的坚强领导...

“拥军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温暖的行动。”“退役军人是建设家园的‘排头兵’,更是守护安宁的‘压舱石’”……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双拥工作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在传承中创新突破,在坚守中砥砺前行,以坚不可摧的军民情谊,汇聚起强国兴军的磅礴力量。贵阳市南明区勇立潮头,以“五个强化”为笔,绘就“五位一体”双拥新画卷,为新时代双拥事业注入鲜活生命力。


时代浪潮奔涌,强军初心如磐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启新征程,双拥工作也迎来全新挑战与机遇。该区始终以服务强军目标为己任,聚焦“前线前沿前哨”保根基,紧盯“后路后院后代”办实事,积极服务军人军属,做到暖心服务有温度、连心服务有力度、贴心服务有深度,构建全方位服务保障体系:仅2024年就发放抚恤补助超3000万元、医疗补助金近60万元,实现精准兜底;“退役军人援助关爱基金”四年如一日,为100余名困难老兵送去40余万元温暖。“三定式”培训精准对接市场需求,15场培训、50个定制岗位助力随军家属退役军人转型;专场招聘会广纳贤才,2000余个岗位涵盖多领域。“三后”保障机制高效运转,41项官兵关切问题妥善解决,400余名军娃踏入理想校园,让军人安心驰骋沙场,为强军事业筑牢稳固后方。

  

时代场景更迭,拥军使命如炬

从革命年代的“送郎参军”“推车支前”,到新时代构建新型双拥格局,爱国拥军的使命始终镌刻在军民血脉之中。该区创新“双拥示范+国防教育+民生服务”模式,推动军地资源深度融合。青云市集化身双拥地标,200余家商铺加入“拥军联盟”,优惠服务温暖军心,推行部站融合共建,成为基层双拥样板。达德学校与海军共建红色基地,“老兵宣讲团”足迹遍布城乡,百场宣讲、万人参与,点燃全民爱国热情。军地携手并肩,退役军人化身志愿服务先锋,驻区部队助力乡村振兴,谱写新时代军民鱼水新篇章。

  

时代力量汇聚,鱼水深情如蜜

科技赋能、社会参与,双拥工作的力量源泉不断拓展,但军民鱼水情的内核始终如一。该区以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质效,“贵阳拥军宝”小程序整合1600余家商户,从旅游出行到金融服务,为军人军属定制专属福利,助力2800余人开启新征程;2.8万余张优待证承载关怀,政策红利精准直达。节日慰问温暖人心,千余户家庭感受尊崇,百余份喜报传递荣光。围绕军队系统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三种方式和统筹协作机制,成功注册“鱼水情 乐桃桃”商标双拥特色品牌,20余家驻区军队单位支持推动乡村振兴,续写拥政爱民情怀的生动实践,也是人民子弟兵始终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谱写新时代军民鱼水情深!文旅街区变身双拥课堂,文艺汇演、军事体验活动轮番上演,全民参与热潮涌动。在全国军民协同创新的大格局中,南明区积极探索科技拥军新路径,以智慧力量续写军民互助新篇章。

  

时代新篇启幕,筑梦信念如松

国防教育阵地百花齐放,荣誉创建硕果累累。达德学校“八一爱民学校”声名远扬,百场国防课程滋养5万学子心田;“军营开放日”“红色巡演”等200余场活动,吸引7万人次沉浸式体验。“王伟英雄班”扎根十所校园,为国防事业培育新生力量。凭借扎实工作,南明区“兵支书”培育、“退役军人创业e贷”等创新经验全省推广,退役军人服务“一件事”实现“一站式”办结,特色品牌熠熠生辉,彰显双拥工作的力度与温度。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贵阳市的双拥实践,是全国军民团结奋斗的生动写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南明区将继续以创新为笔、以实干为墨,在变与不变的交响中,奋力书写双拥事业新华章,为强国强军伟业凝聚更强合力,让军民团结之花在新时代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贵阳市双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