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的贵阳北站尚未苏醒,贵阳市人民政府军用饮食供应站(以下简称“贵阳军供站”)后厨已亮起第一盏灯。
蒸腾的水汽裹挟着油盐酱醋的香气在操作间氤氲,刀刃与砧板碰撞的节奏声里,数名工作人员在黎明前的微光中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只为让即将远行的子弟兵带上家乡的温度。
作为西南战区重要战略支点,贵阳军供站肩负着川黔、湘黔、滇黔、黔桂、贵昆等数条铁路干线及贵阳三大交通枢纽的军供保障重任。这座处于国家战备通道上的“钢铁驿站”,每年三月都会迎来最繁忙的时节——全国春季新兵运输保障任务。自3月16日启动保障工作以来,这里已为从贵阳出发奔赴各自营地的新兵筑起临时“补给港”。
“为了让新兵们吃上热乎饭菜,我们凌晨五点就到了。”后厨师傅们弓着腰,认真地备着菜。3月17日早上九点刚过,饭菜基本上已经出锅,一盆又一盆地被抬上桌面。只见一个个空饭盒在不同官兵手中流转,不到一分钟便盛满了色香味俱全的饭菜。
盒饭里配备了清炒胡萝卜和白菜、辣子鸡、贵阳腊肠四种菜,还有紫菜西红柿鸡蛋汤,更搭配有香蕉等水果,荤素搭配,营养美味。“供给期间共有三种套餐轮流补给。”后厨负责人说。
贵阳军供站保障科科长陈琨表示,所有食材都有质检报告及农药残留检测报告。“我们要的蔬菜会要求供应商当天送,而且当天就处理,新鲜有保证。”站在一旁的副科长陈光富补充道。
“贵阳军供站相当于一个‘中转站’,可以为需要在贵阳北站中转的官兵们提供临时的食宿。针对每年新兵的转运,会将供应点的物资运送到铁路、机场等相应站点。”贵阳军供站工会主席何金介绍。
话音刚落,装载着一箱箱盒饭和其他物资的车辆正准备驶往贵阳龙洞堡机场。
此刻,龙洞堡机场的值机大厅里,迷彩方阵格外醒目。新兵小龙捧着热乎的餐盒,饭菜的鲜香,让他想起临行前母亲的灶台。他表示,自己是在家人的鼓励下追逐梦想,做出戎装报国的决定,非常感谢当地政府在登机前为他们准备的家乡菜。“我感到非常温暖,我会带着这份家乡的味道奔赴战场。”
“希望他到了部队后继续为理想而努力,报效祖国,好好磨炼心性。”吴女士看着正在排队值机的弟弟道出了她的殷切期待。
正午时分,贵阳北站军供站处,新兵们正在享受离开家乡前这顿美味可口的饭菜。当汽笛声穿透站台,这些年轻的身影就将带着舌尖上的乡愁,奔赴山河万里的征程。(贵阳市双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