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光新,男,1969年生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阳丽天苍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原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师级自主择业军转干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毕业。国内知名无人飞行器领域专家,先后主持或参加863、973、国防预研等军队科研项目二十余项。
荣立三等功一次,破格晋升2次。获国家级科研成果两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国防专利授权两项。
走进贵阳市综合保税区5号路贵阳丽天苍泰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大楼,一楼大厅墙上印刻着雄浑苍劲的两个大字——苍泰。
“苍天之下,泰然驰骋。”仰望着公司标识,雷光新内心深处泛起阵阵波澜。
从贵州小伙到北航学子,从大学生转变为军官,从退役军人转身为创业者……这一路,他矢志不渝,从不言败。
在军旅生涯中秉持一颗爱国报国丹心,为祖国的国防建设奉献半生;在退役创业中坚守一份为民爱民情怀,为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潜心研发。
雷光新说,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创业,绝不能只为了个人利益,只有把更多的人放在心上,创业的路才能越走越顺畅。
勤钻研——科技创新打造“硬核”创业实力
每次见到雷光新,他总是三句话不离“老本行”,“流体动力学”、“转子”、“定子”……是他最常挂在嘴边的词汇。
“雷总,别的企业老板都是聊金融、聊前景,你咋天天都聊技术呢!”
别人笑称他是“技术工”而不像“董事长”,雷光新并不生气,因为科技创新正是苍泰科技最“硬核”的实力。
由苍泰科技自主研发的全新一代重载卡车缓速器及燃油热强化装置,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国家发明专利36项,在10余个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注册了发明专利,攻克了多项世界顶级技术难题,技术上全球遥遥领先。
而这样的成绩,都来源于对技术的钻研。
雷光新介绍,他2013年从国防科技大学退役选择自主择业,2015年与同学共同创立苍泰科技,开始研发大型汽车缓速器。技术团队攻坚克难,研发出全球首创的水介质液力缓速器。
“苍泰水介质自冷却液力缓速器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作为一个创新产品,它解决了以往两代缓速器的缺陷,并且可以灵活方便地安装在各类大型载货汽车、大型客车和大型拖挂车上,解决了大型车辆长时间连续制动能力不足这一困扰世界百年的难题。保障司机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大幅降低车辆刹车系统和轮胎的维护、更换费用。”雷光新介绍。
据了解,世界上第一代电涡流缓速器在1940年由法国人发明,第二代油介质缓速器在1970年由德国人发明。此后,缓速器技术一直没有突破,大型汽车制动能力不足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为了解决该问题,我们技术团队以航空航天技术为引领,融合新概念全球先进军用航空发动机及无人飞行器技术、高精度设备控制技术、先进汽车缓速器技术,最终研发出了全新一代的水介质缓速器。”雷光新介绍说。
产品的技术不能靠自吹自擂,让竞争对手都信服,才算真的创新和突破。
苍泰液力缓速器研发成功后参加了多次国际展会,一次展览中,隔壁展台正是德国福伊特(Voith)公司。作为第二代油介质缓速器的发明和生产厂家,福伊特公司的技术人员高傲地走进苍泰科技的展台,对液力缓速器提出诸多质疑,但经过详细介绍,甚至把缓速器拆开告知其原理后,该技术人员竖起大拇指承认了苍泰液力缓速器在技术上的领先和突破。
自产品研发出来后的3年时间里,雷光新和团队不断改进完善产品,先后完成了20余次修改和完善。
“目前,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已经基本稳定,从用户的反馈来看,已经达到了我们设想的效果。”雷光新欣慰地说。
回望来路,在技术研发上的执着与成绩,离不开雷光新自小就有的“技术派”基因。
小学在家建造出一间物理实验室,初中隔出房间一角做化学实验,多次参加全国青少年海模比赛、全国青少年航模大赛、全国青少年小发明大赛并获奖。
进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读不久,雷光新就加入学校的小飞机协会,很快就因动手能力强、航模制作能力强闻名全校。
进入国防科技大学后,雷光新在科技创新上的能力更加凸显。
某型便携式无人驾驶飞机项目被评为国家科技成果,某杀手锏武器项目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某试验系统项目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对科技和创新的热爱,似乎已成为雷光新看待世界思考世界的本能,也铸就了他创业创新的基石。
担使命——两次选择彰显爱国为民情怀
在雷光新的人生中,有两次选择关系着他的人生走向,而面对这样的十字路口,雷光新都毫不犹豫选择走上爱国为民的道路。
1992年,雷光新的大学时光进入最后的学期。此前,国防科技大学老师看中他在航模设计、制作、飞行的能力找他谈话,希望他毕业后进入国防科技大学,参加无人机研发项目。
而在1992年4月,雷光新和同学因一个飞艇项目与海南一大型企业有了联系和合作,企业老板看中雷光新做事踏实、能吃苦、技术过硬,邀请他加入到公司的发展中,并开出不菲的经济条件。
彼时,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激荡着很多国人的心。是去国防科技大学成为一名军人,还是投身经济浪潮,为自己挣取经济利益……雷光新犹豫思考,他要想清楚未来的路。
不断的思想碰撞中,雷光新小学时的一篇作文浮现在他的脑海中:长大后,我想做一名军事科学家,研制军事武器保家卫国。
雷光新不禁回忆起自己大学前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从小就爱好航模、海模和发明创造,在中学的一次夏令营活动中参观了军工企业后下定决心报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航空航天技术如痴如醉。
回望来路方知未来,雷光新知道,自己的理想是做自己热爱的航空航天技术研究,为国家的国防建设做贡献,而不是进入企业赚取高薪。因此,他义无反顾选择了国防科技大学,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22年过去了,雷光新走到人生另一个岔路口。
“为国防建设奉献半生,我觉得我的人生还需要再突破,我想用我的技术和创新为国家的其他方面再尽一份力。”雷光新说,此时,儿子跟随自己的脚步也进入了国防科技大学,后继有人的雷光新把视野投向了世界的汽车领域。
“当时是选择创业,还是进入知名企业任职,也是我考虑的问题。”雷光新深知,创业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资金、人才、管理,一旦失败,此前工作多年的积蓄都有可能亏空。
彼时,雷光新和同学已经注意到缓速器技术难以突破、大型汽车面临制动力不足容易造成刹车失灵、爆胎等情况的世界性难题。
“我是个喜欢挑战的人,如果能创业研发出新产品解决这个全世界都关注的难题,不仅证明我们的科技实力,更能挽救许多无辜者的生命。”雷光新最终走上了创业的道路,因为他的心中,有国家,有人民,有生命。
图片
雷光新带着自主研发的产品参加德国汉诺威工业展。
不言败——历经艰难困苦方能玉汝于成
“创业6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雷光新笑着说,最大的收获,是两鬓新长出的白发。
正如雷光新所料,创业不只是简单的做好技术研发,更需要选好产品的配套、招聘高素质人才、对接国内外市场。
2015年,在深圳成立苍泰科技有限公司;
2017年,在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建立第一个规模化生产研发基地;
2020年8月,在贵阳市综合保税区成立贵阳丽天苍泰科技有限公司……
回首仓泰科技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饱含着艰辛与困难。
在企业刚刚落户贵州三都县建设规模化生产研发基地时,有一次赶路让雷光新记忆深刻,当时,雷光新和另一个创始人下午从三都县驾车3个多小时到达贵阳市参加项目评审,还在路上就接到通知,次日有黔南州有关领导要到公司考察工作。深夜,参加完评审的两人又连夜驾车返回三都县,一路上细雨蒙蒙,雷光新两人不禁感慨,都已年过半百,这么拼命值得吗?
身体上的疲累在其次,对雷光新来说产品质量出问题,才是公司的最大考验。
苍泰液力缓速器有600多个零部件,都需要在不同的厂家定制生产,每一个零部件都事关产品的性能。
回到贵州生产时,由于部分配套企业的中断,只能另外寻找配套企业,在此期间,由于一家供应商生产产品质量的不达标,导致多批次缓速器出现产品质量问题,退货、返修率快速上升。
“这样的问题对公司伤害很大,让客户对我们的产品产生了不信任。”雷光新说,那段时间,他和技术团队不停测试,最终找到问题零件并进行更换,挽救了公司产品的信誉。
雷光新是个不服输的人,在创业中遇到的困难的再多,他都泰然处之,究其原因,他说是因为在退役前,他曾经历两次生死考验。
原来,雷光新在国防科技大学参加某红外烟幕弹项目研究时,他和团队成员为了快速找回试验弹,商量着蹲守在靶点的正下方。“当时我们想着是试验阶段,炮弹不会精准地打中靶心,但是试验开始后,看着炮弹直面自己冲过来,心里顿时紧张起来。”后来,烟幕弹落在几米开外的地方,他和同事也停止了这种危险的做法。
另外一次,他和团队在进行某靶弹发射试验时,导弹安装完毕后,他和同事开始撤离,没想到导弹在发射架上发生爆炸,所幸他和团队成员撤离距离足够远,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事后回想起来,每一次都非常危险。”雷光新说,但正是因为在部队有过这样的经历,也锻炼了他自己的精神和意志力。
“2020年8月,我们落户贵阳综保区后,人才和产业配套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产品的性能也进入稳定期,虽然目前还面临资金上的短缺难题,但是贵阳市委、市政府和主管部门贵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给了我们很多的支持和帮助,也在尽力帮我们协调解决当前的困难。”雷光新说,艰难困苦方能玉汝于成,他相信凭借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公司的创业之路会越走越好。
前不久,雷光新在回家看望父母时,父亲对他说,“之前你离开学校选择退役我还有些不理解,现在知道你做的产品不仅是一项新技术,还能救人生命于车轮之下,我很欣慰,我相信你一定能成功。”
现在,雷光新在面对困难时,总会想起父亲的嘱托,这是一项救人的技术和产品,一定要坚持做下去,让更多的家庭不再因为交通意外而支离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