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广州打造社会化拥军融合发展新模式

2025-06-19 15:54:00来源:中国网
从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投入拥军热潮,到涵盖食住行游购娱医养等多领域优待场景被解锁,在全国双拥模范城广州,军人优先拥军优属体现在一件又...

从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投入拥军热潮,到涵盖食住行游购娱医养等多领域优待场景被解锁,在全国双拥模范城广州,“军人优先”“拥军优属”体现在一件又一件实事中。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

近年来,广州紧跟新形势新任务,守正创新巩固发展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把社会化拥军作为新时代双拥工作的驱动力,创新开展科技拥军、智力支前,持续促进社会化拥军工作向平时延伸、向末端辐射、向各领域拓展,努力为打赢新时代人民战争作出更大贡献。

广州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广州塔亮灯庆祝

深化科技拥军构建支前“新矩阵”

科学技术是核心战斗力,是军事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素养越来越成为官兵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回望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的征途,广州探索与实践科技拥军、智力拥军的步伐从未停止过。

参观当前先进气象观测设备、了解气象预报预测发展等知识、通过VR设备身临其境地体验气象灾害……某部队官兵代表走进增城区气象局,与专业人员进行气象专业技术交流。军地双方就气象科普、技术服务保障和交流机制等问题达成初步共识。未来,双方将在专业互助、共享资料、场地提供、人才储备、数值天气预报系统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

在“数智科技进军营”主题活动期间,驻海珠区某部队前往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物联网企业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沉浸式感触科技魅力。在公司展厅,官兵们听取了科技成果转化、核心技术研发、场景应用情况的详细介绍,“零距离”感受海珠区作为数字经济建设样板区,在发展未来网络、布局物联产业推动城市智慧化和现代化治理方面的新进展新成效。

“中海达成立的前十年,主要解决了卫星导航、高精度定位应用的国产化替代;最近十年,我们深耕海洋产业,尤其是海洋声学装备的研发。目前,我们的海洋声学产品尤其是水下多波速以及声学多普勒(ADCP)、水下定位等产品,已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中海达集团,驻穗官兵代表们一边参观一边聆听讲解。

这是2024年“八一”前夕,广州市双拥办组织开展驻穗部队官兵代表走进本市优秀企业参观交流活动中的一幕。来自海军某部的军官代表坦言:“这次活动给我最大的感触是,我们时刻都要保持‘本领恐慌’意识和冲锋姿态,提升自己的科技素养,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助力战斗力生成。”

“科技强军不仅是军队的事,也是时代赋予地方的课题和责任。”广州市双拥办相关负责人说,广州始终把支持部队备战打赢作为双拥工作的首要任务,不断助力提高科技创新对军队建设和战斗力发展的贡献率。

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广州全力支持科技强军兴军,创新开展科技拥军、智力支前,畅通军地需求统合、资源聚合、能力融合的通道链路,组织带动市域内人工智能、新型材料、大数据、无人技术等新域新质力量助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形成了上下贯通、全域联动的支前新“矩阵”。如今,一张影响深远的科技拥军蓝图正在羊城大地上徐徐展开。

社会化拥军“朋友圈”持续扩容

“大师们手把手教正宗粤菜做法,传授蜜汁叉烧‘三次挂糖’等秘诀,让我们在高原也能做出地道的广式风味。”在广州市双拥办“送厨艺进军营”活动结业仪式现场,驻藏某部李班长感慨道。

灶台连着战位,饮食保障直接影响部队战斗力生成。今年春天,广州深化双拥工作,联合广州酒家集团创新开展“送厨艺进军营”活动,先后走进海军某部和广州市军供站,为驻穗、驻藏、驻滇等多个部队培养厨师40余名。粤菜大师组成教学团队,紧贴部队需求,量身定制培训“菜单”,采取“小班教学”“上门授技”等形式进行授课,系统教学广式烧腊、经典粤菜、面点制作等三大类别14个科目专业技能。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酒家还提供“一站式”粤菜烹饪技能培训和等级认定服务。参训战士在完成相关培训后,可通过考试获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认可的中式烹调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我们以岭南美食为纽带,架起军民‘连心桥’,用舌尖上的温度传递军民鱼水深情,全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助力部队战斗力再提升、再强化。”广州酒家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伟兵说。

2023年7月31日,首家广州市退役军人优待定点医院落户广州白云山医院。一年多来,广州市退役军人优待定点医院持续“上新”,如今这一数字增加到了34家。全市退役军人定点医院累计为5.2万名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优质优惠医疗服务,在医保结算后的个人自费部分累计减免251万元。

“就医问题是部分退役军人生活中的一大困扰。”在退役军人路立军看来,设立退役军人优待定点医院,让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在享受普惠医疗保障的同时,叠加享受优先优质优惠的医疗服务,是切实减轻退役军人医疗负担的有力举措,更是社会对退役军人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的一种认可。

社会化拥军,既是创新也是实践,新时代催生着社会化拥军新作为。这些举措正是广州不断扩大强军“同心圆”,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加入拥军矩阵的生动缩影。

“拥军优属不仅要靠党委政府,还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广州市双拥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广州是兵源大市、驻军大市、安置大市,素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近年来,广州坚持“政府主导、行业推动、社会参与、军地互动”的原则,探索完善行业拥军、社区拥军、企业拥军等社会化拥军新模式,持续拓宽社会化拥军“朋友圈”。

  

“情定羊城——天鹅见证 缘来是你”广州军地青年联谊活动现场,200余名单身青年共赴一场甜蜜邂逅

数据显示,广州汇聚全市教育、科技、人才、文化、法律等各方资源,发动4000多家企业参与形式多样的拥军活动,让尊崇军人在英雄城蔚然成风。

“串珠成链”汇聚资源精准服务

服役受尊崇,退役受尊重。广州3022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作为双拥工作重要阵地,持续释放“小站强服务”效能,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解决后顾之忧。

怎样让退役军人弱有所扶、老有所依?“我们探索‘服务+守护’新模式解决现实需求。”越秀区珠光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说,辖内共有退役军人服务对象1460人,其中60岁以上占比高。服务站链接民政、社区医院等资源,整合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资源,打造“老兵康养驿站”,为退役军人提供健康咨询、康复理疗、助餐配餐、上门护理等居家养老服务。

链接公益项目资源提供节能灯安装、防晒玻璃贴膜等贴心服务;上门摸排困难退役军人家庭,为其申请应急救助专项资金;为立功受奖军人家庭送上喜报并举办庄重仪式;联合社工组织、社会单位、院校师生等力量参与服务保障……珠光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全方位延伸关心关爱触角,持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近年来,广州“串珠成链”整合各类双拥资源,在热心解难中彰显优待的厚度,广泛开展敬老扶弱、“光明行动”等个性化、精准化关爱帮扶活动,把拥军优属工作做得更扎实。

聚焦弱有所扶。广州在市工商联、华新公益、广州建筑等多家拥军单位的支持下,成立“广州市慈善会红棉老兵帮扶关爱基金”,推动红棉老兵关爱基金“大盘子”从30万元扩大到1000余万元,累计开展服务活动30多场次,帮扶慰问退役军人家庭300多户。

聚焦老有所养。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荔湾区民政局、爱国拥军企业联合成立退役军人养老示范服务中心,开展“三优三有”活动,即入住优先、费用优惠、生活优待,以及春节有慰问、“八一”有活动、日常有关怀;天河区军休所联合社区开设“军休+长者”饭堂,对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就餐提供8.5折优惠。

聚焦老有所尊。广州于2021年在全省率先开展百岁老兵走访慰问活动,以精心谋划“践初心”、细心服务“见真心”、广泛参与“聚爱心”、慰问解困“暖兵心”为抓手,在2024年首次将走访范围扩大至(含)98岁以上老兵,4年来累计走访慰问564人次。

  

广州于2021年在全省率先开展百岁老兵走访慰问活动

“百岁老兵大多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在战火硝烟中荣立功勋,他们的经历就是一部‘鲜活教材’。关爱百岁老兵已成为广州新风尚。”

市双拥办有关负责人说,广州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建立走访慰问百岁老兵常态化机制,联合相关单位和社会爱心企业组成多个慰问组,在“八一”“春节”等重要节点逐一登门走访慰问。“目前,我们正精心筹备‘八一’期间百岁老兵走访慰问活动,预计走访慰问205人。” (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