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心不善风水无益、不孝父母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在文脉流长、古色古香的三坊七巷一座大宅院里,一位中年人正声情并茂地向一群观众讲述着林则徐家训《十无益》,你很难想象他是一名退役军人,但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闻馆长,他就是三坊七巷名人家风家训馆馆长,也是一名退役军人。
闻进,1968年12月生,1985年入伍,在部队服役期间获评军区司令部优秀共产党员,技术能手,四次荣立三等功。2015年自主择业回到地方,将全部转业费近50万元创办全国首个家风馆——三坊七巷名人家风家训馆。7年来,他保持军人本色和作风,积极开展公益性家风宣传教育,受益群众达百万人之多,先后获得“红色宣讲员”“最美志愿者”“鼓楼好人”“百姓学习之星”等多项荣誉。
家风在心 探索办馆
2015年,闻进根据军队服役的相关政策要求,依依不舍地脱下穿了30年的军装,自主择业到地方,面临人生的一次重要转折点,在部队工作较长时间,能否适应地方新的工作,能做什么?要做什么?闻进也在反复问自己。由于部队养成的读书看报看新闻的习惯,也就在转业的当年,在电视和报纸上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提出“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论述,他敏锐地捕捉到家风宣传教育一定是当前社会需要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这一阶段,家风宣传教育工作将是一次重要机遇,认定了就做,只要初心不变,换个赛道也精彩。转业军人过硬的思想作风和执行能力,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内在品质,深受地方用人单位欢迎,有一家上市企业闻讯开出了年薪30万元的优厚待遇,但闻进依然不为心动。
在2015年,全国开展家风宣传教育都在探索中前行,没有可参考借鉴的模式,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家风宣传教育做什么?怎么做?内容从哪里来?资金从哪里来?场所从哪里来?人手从哪里来?怎么呈现和展示,都是需要面对的难题,作为一名刚从军队退役的军人来说,开展中华优秀家风文化宣传存在大量的困难和问题。一切从零开始。场所怎么选择?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选择在三坊七巷开展家风宣传教育必然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地方,但对于一个之前不熟悉三坊七巷的人,是很难在三坊七巷选择一个理想的空间。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虽有种种困难,闻进坦然面对。经过军队多年的锻炼,在部队中锤炼出的政治品格和优良作风,让他不怕困难,敢打硬战,能打胜战。通过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与前来参观学习者交流,意识到关键还是要提升展示的内容品质。闻进走遍福州区域内的各图书馆查阅名人相关资料,开展三坊七巷的调研,扎扎实实将三坊七巷100多处的老建筑走透透,并采访数十位名门之后,有的家风资料还要从海外寻找,林则徐勉励大女婿刘齐衔的对子“闻木樨香无隐乎而,知菜根味何求于人”就是找到一位居住在美国的90多岁高龄的刘家后人寄回。并邀请了福建、福州区域内的文史专家、教育专家对家风宣传项目进行指导,在布展的内容上找到核心宣传主线,展馆品质实现了突破,在宣传教育的方式上也更加丰富,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当年接待参观群众达10万余人,年开展家风宣传活动超过200场。
为了在三坊七巷落脚开展家风宣传工作,闻进在三坊七巷找到一处面达400平方米,年租金要30万元的旧院子,进行装修和布展,聘请工作人员,当年花费近百万元,不仅花完了全部转业费和住房补贴50万元,还欠了数十万元的债。闻进表示,这是转业后一步踏出去,还没有见到什么成绩,就出现的一个大问题。同时,在社会上开展家风宣传工作,对于闻进来说,是一个崭新的工作,在家风宣传教育的内容、方式上还处于摸索和起步阶段,由于展示的内容和教育方式太过单一,前来参观学习的人并不多,家风馆产生的社会影响一般,各方压力很大,他感慨道,没想到开展家风宣传工作这么困难啊!
2016年下半年,也在闻进开展家风宣传教育工作最忙的阶段,他的母亲查出食道癌,食物难以吞咽,他每天要照顾老人饮食起居,寻医问药,一边仍然坚守家风宣传的工作岗位,母亲在福建省肿瘤医院手术的当天上午,闻进将其母亲送入手术室大门后,就返回三坊七巷家风馆工作,当天就安排了八批次的接待,直到下午3点赶回医院,医生和护士都说你也太不负责任,这是几种腹腔手术中难度最大的手术,这次病症严重程度差一点医生就不做了。2019年,闻进母亲去世,直到现在一谈起这事,他心中仍然充满了无尽的愧疚。
踔厉奋发 笃行致远
为了提高宣传教育效果,闻进还亲自参与并组织编写出版《三坊七巷名人家风家训》一书,中纪委官网等十多家国内外的主流媒体进行了报导,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该书成为福建省社区教育乡土教材;连续5年举办的《家风讲堂》访谈节目,获得中国文明网地方精神文明建设优秀栏目;创意的家风教育品牌《家风动车》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以多样化的方式开展家风宣传,广受各方好评,去年春节与福州火车北站举办《家风动车》“把爱带回家”在整个春运期间在车站展出,数百万人流经过展区,家风宣传产生较好的社会影响。同时以《家风火炬手》项目为社会、学校培养了近1000名家风志愿讲解员。
2021年在建党百年之际,闻进通过挖掘三坊七巷40位红色人物家风资源,推出“坊巷百年 英雄丰碑——三坊七巷红色记忆展”入选了福建省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近10万人参观展览,人民网、新华网、学习强国等十多家媒体先后进行了报导,拍摄的视频“重温坊巷记忆 赓续红色精神”播出后,获得了百万的浏览量。
闻进欣慰地说,三坊七巷名人家风家训馆开展的家风宣传教育工作引起了党政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2018年中宣部《思想政治研究》以“让好家风百年流芳”一篇文章专门介绍了三坊七巷名人家风家训馆,全国各地也纷纷前来参观学习,各地开建了越来越多的家风馆。宣传部、纪委监委、文明办、妇联、教育等先后二十多家党政部门在家风馆挂牌家风宣传教育基地。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办的家风馆也很荣幸成为福州市鼓楼区退役局退役人员思想教育基地,成为退役官兵思想教育的一个新阵地。
探索家风宣传教育之路是一条创新之路,是一项公益性工作,7年来,闻进先后筹资投入近500万元的经费开展家风宣传教育工作,由于经费上的不足,缺口依然很大,闻进甚至背着家人出售一套房子来弥补经费的不足。问他为什么会这么做?闻进深深吸了一口气,慢慢说道“三坊七巷是有精神的地方,这个精神就是‘开风气之先、谋天下永福’,开展家风宣传工作,自己也深受这一精神的影响,弘扬名人的好家风,用好家风去点亮每一个家庭,是一种使命。”(福建省退役军人事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