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让暮歌嘹亮 越战战斗英雄罗本才的赤子心

2020-09-17 16:49:00来源:中国网
40年前,罗本才和战友们用血肉之躯凝成钢铁长城保卫祖国边疆稳定,用手中的钢枪维护国家尊严神圣不可侵犯。退役后的30多年里,他退伍不褪色...

40年前,罗本才和战友们用血肉之躯凝成钢铁长城保卫祖国边疆稳定,用手中的钢枪维护国家尊严神圣不可侵犯。退役后的30多年里,他退伍不褪色,以博爱之心主动帮助贫困学子,以顽强之志勇于抵御病魔,以赤子之心积极参与地方建设。虽已年过花甲,但他依然怀揣着一颗爱国心、一份桑梓情,用正直刚毅和满腔热忱展现着一名越战老兵的风采。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1978年冬季,贵州省福泉市罗本才如愿以偿收到了期盼已久的《入伍通知书》,结束了他三年的知青生活,在亲朋的祝福声中,在父亲“要弄出个人样回来!”的嘱咐中,罗本才踏上了军旅生涯。

按照军队以往的惯例,新兵需要集训3个月才能分配下连队,但由于当时越军在中越边境不断制造摩擦,战争一触即发,罗本才所在的广西军区边防独立师属于最前沿部队,新兵集训一星期后,就被分配到连队,罗本才因在集训中投弹、射击、穿越铁丝网等各项目表现优异,被分配到3团“尖刀连”8连,成为了3排9班的一名战士。

期间,罗本才所在的部队和其他兄弟部队一样,收到了很多来自国内的慰问信以及鞋垫等慰问品,信中群众们纷纷希望边防军们能好好“收拾”一下气焰嚣张的越军,给国内营造一个安定的发展环境。为了大后方的安全和国家领土不受侵犯,罗本才和战友们咬破手指写下血书请战。

保肯高地与我方阵地一河之隔,驻守保肯高地的“保肯公安屯”是越南当局“净化边境”疯狂反华的“模范公安屯”,兵力2个排60多人。3号高地是敌人的核心阵地,有一个加强排驻守,高地筑有坚固的壕沟掩体,周围设有铁丝网、竹签、钉板等障碍,还埋设了防步兵地雷,敌人欲以其坚固的阵地,依靠火力固守。

1979年2月17日凌晨5时45分,随着三颗红色信号弹的升空,滩散战役打响,在一番炮击之后,作为连部通讯员的罗本才与战友们抢渡北仑河、踢飞冒烟的手榴弹、独自炸毁敌军地堡……经过3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我方成功攻下公安屯。

战斗暂时告一段落,八连被中央军委授予“尖刀英雄连”荣誉称号,原本论功行赏,连部一致认为按照罗本才的功劳是可以评为一等功的,但他本人却坚决反对,他说:“还是把机会拿给那些牺牲的战友吧,我以后还有机会立功,他们再也没有机会了!不能让牺牲的战友们走得不安宁!”,在他的一再推辞下,连部给他报了三等功。

之后,罗本才的事迹在《解放军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上广为流传,消息传回家乡后,无数家乡父老为之骄傲。

部队在修整12天后接到上级命令,令八连火速抢占高八岭,以防越军入侵我边疆。接到命令后,八连官兵轻装上阵,争分夺秒抢占先机,终于赶在越军的前头将驻地安置在高八岭上。

在坚守高八岭的6天7夜里,官兵们睡在阴冷潮湿的“猫耳洞”里,喝着牛脚氹里的臭水,面对每晚敌人的袭击,面对食物补给不足,罗本才和战友们没有屈服,依然用顽强的毅力与敌人周旋,最终等来了援军,赢得了胜利。入伍俩月,罗本才又获得了属于他的第二枚军功章。

退伍不褪色 助学报桑梓

原本罗本才有很多机会留在部队深造,但他一一拒绝,他认为,在国家危难时自己挺身而出是理所当然的,不能因为自己的小功劳向党和国家索取太多,每当想着身边倒下的战友,他觉得自己还活着就应该懂得知足,惜福。

三年的行伍生涯塑造了罗本才豁达大度的品格,退伍后的他依然不褪军人本色,不管是在供销社工作,还是开饭店、开煤厂,他始终光明磊落、与人为善。并先后资助过3名贫困学子,“诚实待人,踏实做事”的作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3个孩子,也给这3个家庭的命运带来转机。

其中一名学子家住福泉市龙昌镇,因家境贫寒,初中后成绩一落千丈,罗本才主动找到其家人,将孩子接到教学条件相对较好的福泉市区学习,在初中和高中6年时间里,孩子在他家免费吃住,平时还给孩子零花钱,传授孩子堂堂正正做人的道理。

功夫不负有心人,孩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学,现在孩子已经事业有成,娶妻生子,虽然他从来不求回报,但孩子却始终不忘他的恩情,每当得知罗本才病重或是休假,孩子都会带着家人从外地赶回贵州看望罗本才,这令罗本才感到很欣慰。

罗本才说:“要多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能帮助一个困难家庭渡过难关,也算做了一件善事,之所以还能支撑到现在,心态平和很关键!”

落红更护花 华发家国情

与其他退伍老兵一样,经过血与火历练过的罗本才有着自己的处事原则,身患尿毒症11年来,他依旧保持乐观的心态,坚持与病魔抗争,从来不到当地党委政府为自己谋私利。

有人告诉他,让他凭着参战老兵的功勋和身患重病的“优势”向党委政府要钱,他却义正言辞地说:“11年的透析加上药费,至少得花150万元,假如没有国家的利好政策,没有相关部门的帮助,我早就去世了,人应该要懂得感恩!”

在他心里,时刻不忘党和国家对他的培养与关怀,退役后,他一如既往积极支持家乡建设。罗本才家住在福泉古城内,在福泉棚户区改造中需要征用他家所在区域,他主动带头签下了拆迁协议,并动员其他兄弟姊妹支持当地建设。他算了一笔账,前些年自家的房子需要紧急出售,买家才出20万元,现在政府征收,不仅要还他家的房子、门面,还有补助金,折合下来最低75万元,他经常愧疚地说,是自己占了国家的便宜。

罗本才说,“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如果连自己的家乡都不爱,对家乡的建设都不出一把力,凡事都想着从党委政府那里弄钱,这是在丢军人的脸!”罗本才说,“只有国家富裕了,地方发展了,我们才能安心地享受国家的政策福利,我不能拖地方发展的后腿,因为我曾经是个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