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精准扶贫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咸阳携手泰州:共同做好劳务扶贫协作大文章

2017-05-17 10:35:57来源:陕西传媒网
5月16日,江苏省泰州市人社局副局长钱筱湄一行,莅临古都咸阳,进行扶贫劳务协作对接活动。

5月16日,江苏省泰州市人社局副局长钱筱湄一行,莅临古都咸阳,进行扶贫劳务协作对接活动。咸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远道而来的江苏贵客进行了热烈欢迎。在召开的联席会议上,中共咸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咸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敏致欢迎辞,咸阳市扶贫办副主任李亚博和咸阳市政府副秘书长智俊忠参加会议并讲话。咸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袁光宇主持了联席会议。

王敏在对咸阳的市情以及社会改革和经济发展进行了全面介绍后,重点对咸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向贵客进行了介绍。他说,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社系统坚持以深化改革为统揽,不断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按照“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扎实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进步,整体工作稳居全省前列。荣获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先进集体;局系统有三个单位先后被评为“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单位”。

在就业工作方面,咸阳在统筹做好以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和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的同时,突出创业带就业、托底援助和就业扶贫等措施,开展创业之星表彰奖励活动,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坚持把就业见习和公益性岗位作为困难人员就业的拖底措施,发现一例、解决一例,2016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5%,低于陕西省控制目标0.75个百分点。高校未就业毕业生回城报到2.2万多人,当年就业率为93.3%。农村转移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稳定在100万人次以上,年创劳务经济收入100多亿元。先后被陕西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创业促就业先进市和全省创业型城市。今年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完成年任务的35.7%;城镇登记失业率3.06%,低于省上控制目标0.84个百分点。

在社会保险工作方面,2011年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全市参保人数达到249.22万人,领取待遇63.03万人,目前人均月基础养老金标准为105元,年发放养老金8.5亿元左右,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应发尽发。2012年咸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被评为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单位。咸阳市还及时启动实施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了退休人员待遇经办机构发放,全市登记参保20.26万人,去年为5.3万名退休职工发放养老金19.35亿元。不断完善医疗保险政策体系,加快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坚持从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入手,逐年提高待遇水平,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了城镇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工作,规范了财政供养人员缴费基数,全市累计参保1 2 6万多人,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城镇职工、居民医疗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 5%和70%以上,基金最高支付限额达到38.5万元。咸阳失业保险工作,作为人社部失业保险司重点联系市,突出在预防失业、促进就业上下功夫,全面落实援企稳岗政策,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在省人社厅的大力支持下,先后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拿出1.8亿元,全力支持纺织企业转型升级,受到了企业和职工的普遍赞誉。还坚持把工伤和生育保险扩面作为重点,突出抓好建筑施工、煤炭矿山、快递装饰和服务业等从业人员参保工作,及时将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纳入参保范围,开展了国家级工伤预防试点,连续每年调整提高工伤人员待遇水平,生育保险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女工生育“零负担”。同时,从2 0 1 4年7月起实施了失业、工伤和生育三项保险阶段性降费,预计到2 0 1 8年6月累计为企业和职工降低社会保险成本5.02亿元。

在人事人才工作方面,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规范管理为重点,坚持公务员“凡进必考”和“逢晋必训”制度,建立了公务员管理信息库。还不断加强事业单位人事宏观管理,建立了人事计划、控编通知单、增人计划卡和工资基金“四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实现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和岗位聘任管理全覆盖,受到了中组部、人社部的表扬。在军转干部安置方面,采取“量化排序、优先选用、公开选岗、政府包底”的办法,基本做到了“部队、用人单位和军转干部”三满意,2 0 1 4年被国务院军转小组、中组部、人社部表彰为“全国军转安置工作先进单位”。

在劳动关系工作方面,牢固树立“大劳动关系”工作理念,坚持重心下移,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调解仲裁效能建设,扎实开展集体合同制度攻坚计划,制定出台了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办法,建立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92.6%,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在各类人事招聘考试工作中,率先在全省实行面试考官全员外聘交流和双抽签制度,下放委托实施权限,聘请政风行风义务监督员全程参与监督。在企业职工病退病鉴和职称评审工作中,不断扩大和更新专家信息库,坚持实行“双公示”制度。在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工作中,实行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创新医保两定机构管理模式,率先实施了大病保险工作。在劳动关系方面,坚持“重心下移、夯实责任、优化机制、强化基础”,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监管措施,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咸阳人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和群众的生活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咸阳正在按照习总书记对陕西提出的“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的总体要求,认真扎实地抓好各方面的工作。近期,咸阳提出坚决打好精准扶贫脱贫、生态环境保护、规范市场秩序、文明城市创建等“四场攻坚战”,尤其是把精准扶贫脱贫作为咸阳的头号工程,集中精力,全力推进。

在联席会上,泰州市人社局副局长钱筱湄介绍了泰州市的基本情况和到咸阳扶贫劳务协作的情况;咸阳市劳动就业服务处、人才交流中心、劳动力市场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就业扶贫、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的情况;三所在咸阳的高校和三家人力资源机构的负责人也分别发言。

双方确定在6个方面进一步做好协作。一是每季度举行两市劳务扶贫协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分析解决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和发改、财政等部门的沟通,确保劳务扶贫的持续深入发展;二是深化扶贫劳务交流协作机制,在两市协作的基础上,由泰州市的泰兴市、靖江市分别和咸阳的旬邑县、永寿县建立劳务协作关系,鼓励两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两地劳务协作的领域和规模;三是建立信息交流发布机制、劳务转移接收机制和依法维权机制,配合用人单位做好管理服务工作。建立咸阳贫困劳动力优先输入泰州市的机制,双方有关单位每月进行一次就业岗位信息互换,在双方有关城市同步发布,实现人力资源信息共享,无缝对接;四是建立职业能力建设合作机制,支持泰州用人单位和技师学校与咸阳市技工学院、职业培训机构开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采取订单培训、定向培训、联合办学的有效形式,提供教学业务交流、师职培养培训服务。积极合作办好贫困家庭“两后生”及其培训活动,咸阳选送学生,泰州负责办班,联合提供免费扶持。泰州市技师学院每年安排100个名额招收咸阳贫困家庭子女和“两后生”,帮助接受正规职业教育按规定给予学费减免和一定的生活补助,毕业后引导泰州用人单位予以优先招用;五是建立人力资源协作关系,推动两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热力资源服务机构、职业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尽快组建市际热力资源服务联盟,共同开展劳务输出输入和其他热力资源业务推动就业创业服务政策制度在跨区域劳务协作方面的协调与创新;六是支持建设人社平台,泰州市在咸阳劳动保障协理员业务培训、基层平台信息化建设、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

5月17日,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行,将到旬邑县和永寿县,就扶贫劳务协作进行进一步对接。(陕西日报记者 齐宇强 陕西传媒网记者 王雷)

[责任编辑 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