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精准扶贫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陕西王益区“三力”驱动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2017-05-16 11:20:49来源:中国网
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脱贫攻坚主要指示,紧紧围绕当前问题整改和年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中国网西安5月16日电 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脱贫攻坚主要指示,紧紧围绕当前问题整改和年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结合区域实际,突出以干部帮扶、金融支持、企业带动的“三力”驱动,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抓好党员干部打基础,为脱贫攻坚聚合力

认真贯彻落实脱贫攻坚“十条铁规”,找准职责定位,以上率下,落实区级领导包联贫困村、贫困户,区级部门实行包村领导干部包贫困户帮扶制度,全区35个区级部门与26个村建立了帮扶关系,29名区级领导包抓13个贫困村、62户贫困户,335名科级领导干部与贫困户确立了帮扶关系,实现了贫困村、贫困户包联全覆盖。

同时,确定了会商制度,每周召开脱贫攻坚小组会议,解决重大问题。区级领导把联系工作列入重要日程,每周深入贫困村开展调研和现场办公,主动听取贫困村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帮助理清思路、找准路径、完善举措,分类分户实施精准脱贫措施,切实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包村部门、驻村工作队、联户干部严格落实“三包三促”工作机制,积极主动对接,发挥部门优势,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驻村“第一书记”从贫困群众最关心、最困难的问题入手,切实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难题,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抓好金融扶贫解难题,为脱贫攻坚添动力

加强与信合、人保财险等部门合作,通过实施“贷款贴息、现金直补、产业保险”金融支持模式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全区推行“双基联动”工作,以信贷资金扶持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由“短期输血式”向“长期造血式”转变,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确保贫困户有产业可发展、发展的产业可落地、落地的产业可脱贫致富,为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提供每户5万元以内的贴息贷款,2016年以来为贫困户发放贷款50户233万元;黄堡信用社为25户贫困户引进“光伏发电”小额贷款项目,贫困户每年将有0.99万元的净收入。全区13个贫困村建立互助资金协会10个,小麦、玉米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由财政全负担,实现全覆盖;对贫困户发展畜禽养殖、果蔬生产、中药材种植、电子商务、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六大特色产业,安排产业扶贫资金实行差异化奖补。黄堡镇对贫困户发展花椒每亩奖补1000元,种植苹果、鲜桃每亩奖补2000元;养殖猪、羊每头补助500元,鸡每只补助25元;2016年以来累计为贫困户发展产业奖补现金50余万元。

抓好企业扶贫强保障,为脱贫攻坚增活力

狠下“绣花”功夫,精准施策、精准包扶,积极推行“农业园区(基地)+贫困户”“农业企业+贫困户”模式,采取“三送三保三有”(即:送种苗、保脱贫、有门路、送技术、保质量、有发展、送销路、保收入、有成效)、土地经营权流转、农民入股合作社等方式,让贫困户有发展产业、有致富渠道、有增收保障。按照“政府搭台、市场运作、多方参与、农民受益”的原则,统筹谋划产业项目,整合资源,继续发挥项目撬动作用,在全区征集产业扶贫项目15个,拟选取10个项目进行补充完善。

铜川市盛发农业有限公司主动与高坪村贫困户宋涛结对,帮助其引进正大集团高品质蛋鸡,从防疫检测、饲料配送、疫病防控、鸡蛋保护价回购等环节全程服务,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指导,有效解决贫困户缺技术难题。大力推进主体带动扶贫,动员有帮扶意愿的非公企业和非公人士与全区贫困村、贫困户精准结对,今年已确定由30家非公企业对26个行政村、60户贫困户进行帮扶,通过带动和帮扶贫困户就业、入股、发展产业等促进增收脱贫。(张亮 通讯员 闻娟)

[责任编辑 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