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精准扶贫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当好“主心骨”拧成“一股绳” ——辽宁省昌图县推动党建与精准扶贫工作深度融

2017-04-06 11:43:44来源:农民日报
每个贫困户要有一个稳定收入来源,一个脱贫创收项目,力争参加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每个贫困村要有一个主导产业,一个致富示范项目。

本报记者于险峰张仁军

每个贫困户要有一个稳定收入来源,一个脱贫创收项目,力争参加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每个贫困村要有一个主导产业,一个致富示范项目。每个乡镇至少要有两个以上党建扶贫项目示范点,带动贫困群众共同致富。这是辽宁省昌图县推动党建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的工作要求。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昌图县推动党建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精准实施“十一项行动”,把党建和精准扶贫拧成“一股绳”,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各种农村组织的力量汇聚到精准扶贫工作上来,进一步激发全民创新创业热情,担当起推动精准扶贫工作落地生效的“主心骨”。

昌图县以党建工作为抓手,促进贫困村和贫困户精准脱贫,基层党组织在扶贫攻坚中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更加明显。2016年昌图县的计划减贫目标是9500人,14个贫困村脱贫销号。实际脱贫11718人,15个村脱贫销号,超额完成了全年的脱贫任务。

党员帮扶结对子

“我有腰疼的毛病不能出去打工,儿子智障残疾,家里生活非常困难。守在家里养几只羊还行,在村委会副主任刘明杰的帮扶下,给我家买了一只带羔的母羊,如今已繁殖了10多只羊,我家的生活也开始好转。”昌图县昌图镇沙河子村的贫困户黄文中说。

“对贫困户帮扶不能千篇一律,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看他能够做啥帮点啥,我们从这方面入手,能养羊的帮着买羊,能养鸡的帮着抓鸡。过去只是过年过节给贫困户送点米面油什么的,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沙河子村党支部书记马庆华解释。

在昌图县开展党建与精准扶贫工作深度融合后,沙河子村明确村委会班子成员6个人每人帮扶2户贫困户,小组长7人每人帮1户。如今在沙河子村,为贫困户做好服务已成为村干部自觉的行动,大家互相比着干。村里的贫困户张丽梅告诉记者:“村里知道我家的房子要倒了,帮我家新修了房子,他们来我家不吃一口饭,不喝一口水,真心实意帮我们。”

治贫先知贫,扶贫要寻根,昌图县首先为贫困村和贫困户“把脉”。昌图县组织党员干部通过入户走访、群众座谈、问卷调查、集体“会诊”等方式,对全县贫困村、贫困人群进行深入细致摸排,调查了解致贫原因。

通过排查全县共确定贫困村70个、贫困户1.5万户、贫困人口3.05万人。主要致贫原因大致分为四类:缺乏信心,存在“等靠要”思想,约占7%;缺乏平台,找不到脱贫致富路子,约占7%;缺乏技术,只能从事简单劳动,约占6%;缺乏劳动能力,这部分贫困户主要是孤寡老人或残疾患病人员,约占80%。

在责任落实上,县镇两级分别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层层签订工作责任状,并把精准扶贫工作纳入到乡科级党政领导班子目标绩效管理考评中,将考评结果作为干部提拔的重要依据,全力推动各项扶贫任务落实落地。

结对共建激发了普通党员的主观能动性,贫困村与贫困户得到“补血”。全县1.6万名机关党员干部“一对一”与贫困户结了“穷亲”,为全县70个贫困村、3.05万贫困人口全部建立了帮扶台账,帮助研究政策、引进项目、争取资金,不断增强“造血”功能。

精准对接找路子

昌图县泉头镇马家村村民陈柏恒患有尿毒症多年,由于治病原因,家里生活水平较低,2015年之前,一直是村里的贫困户。2013年,在镇党委书记李振宇的支持鼓励和帮扶下,他种起了榛子。起初,很多技术问题都不太懂,镇党委就精心给他指导,帮他解决问题。

通过一次次的上山指导和一遍遍耐心讲解,加之他自己的不断努力,陈柏恒慢慢掌握了榛子种植技术,发展起了榛子产业,现在他家已种植榛子100亩,年收入近10万元,彻底实现了脱贫致富。

想起以前的生活,陈柏恒说:“真没想到还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要是没有咱镇里李书记的大力支持,我恐怕这辈子也不能种这些榛子,更不可能有这样的生活。”泉头镇党委利用山区资源,引领贫困群众发展榛果产业,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陈柏恒就是受益者之一。

在“镇(场)党委方向引领”行动中,各镇(场)党委了解村情民意,找准贫困村、贫困户致贫原因,从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智力扶持等方面精准把脉,挖出“穷根儿”,认真分析研究,精准施策。昌图县39个镇(场)党委主动作为,积极为70个贫困村布局产业规划,落实致富项目。

鴜鹭树镇党委在袁家村打造10亩苗圃基地作为精准扶贫载体,以扶贫资金、土地入股等方式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和收益扶贫260人,在每年的用工期间,都招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到基地打工,每人每天可收入100元,仅此一项,每名贫困人员可增收4000余元。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每人每年可分红1000元,切实让贫困户得到了实惠,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

昌图镇党委建立脱贫“造血机”,打造出认领农业、千亩花海和温泉开发3个项目。其中认领农业项目,投入扶贫资金59.34万元,自筹资金260万元,建立认养园455个,年带动贫困人口556人脱贫,平均每户贫困户分红增收414元。同时,被雇用的农户还可获得打工收入,做到了增收有项目,打工有去处,脱贫有门路。

在“副县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行动中,全县40名副县级领导干部每人包扶1个贫困村,联系一个基层党组织和一个贫困户,帮思想思路、帮资金项目、帮技术信息、帮化解矛盾、帮办好事实事、帮建好组织。目前已帮助寻找致富路子1万余个,帮办好事实事300余件。

齐心协力摘帽子

昌图县亮中桥镇东兴村党总支书记吴艳良领办丰满源合作联社,该合作联社流转土地5000多亩,代耕代收6000多亩,并以土地流转、资产资金入股等形式吸纳20余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贫困户通过土地、资金、打工等多种方式实现增收。

村里的贫困户袁丽颖告诉记者:“我丈夫有病,公婆身体也不好,家里离不开我。我以家里的土地入股加入村里的合作社,我在合作社做饭与打扫卫生,这样我能照顾家里还能有工资收入,加上合作社的土地分红一年也能有1万多元的收入。”

昌图县引领村党组织兴办村级合作经济组织、农事龙头企业、家庭农场,领办创办村民一体的合作经济组织,坚持“支部+产业”模式,优化配置党建资源,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推动党建优势向资源优势转化。建立合作社党组织124个,吸纳贫困户打工、入股等3000余人,每项平均促进贫困户增收4000余元。

亮中桥镇党委书记张春水向记者介绍:“过去扶贫工作也重视,但在扶贫措施和手段上相对单一,县里提出基层党建和精准扶贫深度融合,我们动员镇上的机关干部包括教师在内都要进行帮扶,这是集合了全社会的综合力量进行全民扶贫,开展‘村党组织项目引路’行动,通过‘支部抓产业、产业连党员、党员带群众’,以点连线带面,促进群众增收。”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昌图县的广大干部群众没有“等”“靠”“要”思想,而是齐心协力以“干”“闯”“拼”的精神,着力在“补短板”“破瓶颈”上下功夫,积极推进各项扶贫项目落实。

昌图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崔学文说,昌图县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实现党的建设与精准扶贫“无缝对接”,全面加强和改进农村党的建设,着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为加快扶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责任编辑 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