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精准扶贫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重庆千名社工走进边远贫困地区 助力精准扶贫

2017-03-27 15:05:35来源:腾讯
近千名社工和100余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专业扶贫力量主动进入重庆市边远贫困地区贫困村,与派驻当地的社工一起,为当地脱贫攻坚提供专业支撑和智力支持。

来自民政局消息,重庆市首届巴渝社会工作宣传周临近尾声,近千名社工和100余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专业扶贫力量主动进入重庆市边远贫困地区贫困村,与派驻当地的社工一起,为当地脱贫攻坚提供专业支撑和智力支持,进一步提升受援地区和扶贫对象的自我脱贫、自我发展能力。

据了解,2016年,重庆扬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受重庆市民政局委托,承接了重庆城口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针对农村弱势群体,服务团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技巧并结合社工助力扶贫济困的理念制定服务方法,紧紧围绕市民政局对“三区”计划项目“八个一”的要求为指导,积极整合资源,以专业化的理论、方法、技术和人才队伍为保障,扎根于城口县驻点社区,实现“三区计划”项目目标。

中心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对城口县开展实地调研工作后,将最终将项目进驻点确定在复兴街道柿坪村。柿坪村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精准扶贫”启动时有贫困人口44户189人,占本村总人口的16%。城口县“三区”计划实施一年后,项目团队共开展社工服务活动260余次,共服务5230余人次。

据街道负责人介绍,柿坪村张叔是社工的服务对象。今年67岁,患有胆结石和肾结石,孩子们常年在外打工,老伴儿又在城里照顾孙子们的生活起居,只剩他一个人在家,成了高山独居留守老人。社工在一次入户探访中,发现张叔不仅家徒四壁,而且因为长期缺乏情感交流,导致他对孤独异常恐惧。于是社工决定为张叔开展定期电话慰问、不定期上门探访服务,用这种方式让他的精神得到慰藉。

社工在服务过程中还发现张叔的结石病常犯,因为担心医疗费太高,又不愿去医院治疗,社工在了解张叔所购买的医疗保险之后,给他做了详细的有关医疗保险报销的讲解,消除了他对医疗费的担忧,并给予了情绪上的安抚和精神上的支持,张叔终于决定去医院就医。张叔住院期间,社工们前去探望了几次,随时关注张叔的精神状况和身体恢复情况,及时给予精神安慰与鼓励,并向其讲解保健知识,帮助他术后恢复。

张叔出院后,社工们除了继续电话慰问,还帮助他构建情感支持网络,劝导张叔的孩子们多关注老人的生活与精神世界,增强情感交流与联系,减轻张叔的孤独感,并积极鼓励张叔走出家门,多与邻里聊天接触。现在,每次社工举办活动时,张叔都担当活动骨干,主动带领大家做游戏、包饺子,做手工,为大家讲一些有趣的故事,逗得其他老人们哈哈大笑。

张叔表示,现在的他每天都很开心,生活充实丰富了许多,他非常感谢社工们的贴心照顾,每次都会给他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袁爷爷也是社工的服务对象之一。去年七月,社工们来到袁爷爷家了解到,袁爷爷现在和老伴两人在家带孙子,没有收入。他们的儿子已成家,有小孩,儿子儿媳都没有稳定工作,袁爷爷的两个女儿,也已成家,偶尔周末的时候会带小外孙回家住两天。

袁爷爷的以前从别的镇子迁过来,由于不了解政策,当时没有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导致这十几年来两个地方的政策都享受不了,成了“黑户”。

要迁户口,最重要的是要有房产证,但是袁爷爷说几年前家里失火,似乎把房产证烧了,总之下落不明,而且以前也没有办理正规的房屋买卖手续。于是,社工们便从补办房产证入手,为袁爷爷展开了个案服务。

经过了解,袁爷爷家的房产证被扣在了国土所,需要卖房子给袁爷爷的人和他一起去国土所补齐房屋买卖手续。去年12月下旬,原房屋主人务工结束回家,终于和袁爷爷一起去国土所补办了手续,拿到了房产证,随后解决了户籍问题。

据悉,自2013年以来,重庆市组建了由专业社会工作者组成的社会工作服务小分队,到重庆市重点贫困区县的重点贫困村实施社会工作助力脱贫攻坚服务项目。为当地培育了25家民办社工机构,培养了100余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精准扶贫、巩固脱贫效果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 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