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罗 珺)1月17日,离过大年还有十天了,海东市乐都区共和乡克什加村里呈现出一派热闹的景象,村民们有宰猪的、有炸馓子的、有榨菜籽油的......噼噼啪啪,鞭炮轰鸣,村子里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快进来,快进来,尝尝,刚炸出来的麻花哩。”李明玉见到我们一行人,站在自家门口招呼起来,清油的阵阵香味弥漫在院子里,惹得大家感叹道:“哇,好香啊!”
在不大的屋子里,刚刚炸好的麻花和“翻跟头”满满当当堆在两个大盆子里,买来的新鲜活鱼装在小桶里,宰好的肉也放在案板上,女主人宋桂莲正在边揉面边往滚烫的油锅里用筷子拨拉着麻花。
“如今,日子过得好啊,就像梦里一样。十几年前,我们一家过年啥样子,哎,自个心里最清楚,连个肉饺都吃不起。”回想起往昔,那艰苦的日子仿佛还在眼前,面对我们,宋桂莲指着自己一个个置办起来的丰富的年货,感慨地说道。
李明玉一家3口人是克什加村因病致贫的一般贫困户,八年前,李明玉家只有三间小小的土坯房,家徒四壁,房间里甚至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更别说炉子了,到了冬天,只能挨冻忍过最冷的时候。而且,其中一间房子因为一场暴雨而坍塌了,一直搁着,也没钱再重新盖起来。
家中的0.2公顷土地,虽说也在种植土豆和小麦,但全部是旱地,土层较薄,土壤肥力不足,导致农作物收成不好,只能维持家中的基本口粮,全家只能靠李明玉一人出去打工,每年的收入只够平常的生活开支。
就在2011年,李明玉一家享受到了低保户危房改造项目,才将家中的三间房屋盖成砖混结构的新房。“新砖房盖起来的那天,一家人特别高兴,终于有新家了,终于不用住破房子了。”李明玉激动地说。
在2015年10月份,海东城投公司和海东投资公司抽调人员进驻克什加村开展联点帮扶工作,一年多来,工作队积极协调,适时解决村上的困难,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村级道路建设、产业发展、转移就业等一系列扶贫工作,给克什加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共和乡乡长李淑梅指着村子里的基础设施说:“以前,这里脏乱得看不成。但是,如今你看,工作队带来了小广场、大舞台、太阳能路灯、健身器材、硬化路面,等到春天再种点花花草草,到了夏天肯定特别美,到时候我再叫你们过来看看村上的新变化呀。”
作为2016年的脱贫村,全村35户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3316元。“去年一年,我家收入有一万多元了。今年,我再想种点高效作物,还想到海西种点枸杞和藜麦,那里收成好,肯定能挣钱,又是一个丰收年啊!”离开李明玉家时,他满怀信心地说,屋子里洋溢着幸福的笑声。
[责任编辑 展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