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将军风采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纪念我的父亲耿飚将军和那一代革命前辈

2016-01-12 14:38:55来源:珠海特区报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同时也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同时也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在进入这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年份时,我情不自禁地怀念着我的父亲和与他一起在枪林弹雨中同生共死的战友。他们那一代革命家在正值青春的年纪投身于中国人民的独立、自由和解放的事业,在为劳苦大众翻身做主人,消灭社会的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贡献了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这一代革命家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和传统,他们将永远被记忆在人民的心中。

坚定不移的信念

我的父亲耿飚于1909年出生在湖南省醴陵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7岁随父母逃荒到湘南常宁县水口山。13岁到铅锌矿当童工。在水口山党组织的教育和引导下,积极参加工人罢工斗争。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他参加了1930-1934年在江西的所有反围剿战役,1934年随红军主力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中他担任红一军团先遣团(红四团)团长。在极其残酷的湘江战役中,他身患疟疾,但仍然指挥着战役,带领战士拼杀在阵前。他的红四团抵抗了国军十五个团,打到弹尽粮绝。凭着少时和父亲习武练就的功夫,他挥舞大刀对阵敌人,全团官兵所剩无几,红军的尸体遍布山岗。在那次战役的最后,虽然红军大部队已经安全地渡过湘江,脱离了敌人的包围圈,但负责后卫的红五军34师已无法追赶主力,他们被敌人围困在湘江边的狭窄地区,所有的战士都牺牲在江水与河滩上,鲜血染红了江水。34师师长陈树湘为了不做敌人的俘虏,用手将腹部伤口上已经暴露的肠子拉出来撕断,英勇牺牲。在那些岁月里,父亲和他的战友们在几十万敌人围追堵截的凶险境况中,用鲜血和生命顽强地战斗,不仅生存了下来,而且能够不断胜利,是因为他们心中坚定不移的信念:跟着共产党,跟着毛主席,就是胜利,为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而奋斗终生。

永远依靠群众

那一代革命人在浴血奋战中表现了大无畏的英勇的牺牲精神,也在敌人的高压、迫害、围剿中练就了生存和发展的能力,那就是永远依靠群众,永远不能脱离群众。党和军队的最高目标是为人民建立自己的政权,我们的一切是为了人民,没有人民的支持和帮助,革命是不可能成功的,党和军队也无法生存。毛主席在长征末期决定奔赴西北,进行抗日斗争,正是因为以刘志丹、谢子长和习仲勋等同志为首的西北红军,为各路红军落脚西北建立了一个稳固的根据地,和良好的群众基础,红军受到了西北老百姓的热情欢迎。

记得父亲曾回忆,当红一方面军在1935年到达甘肃的时候,已是初冬季节,但他们身上仍然穿着从江西出发时的单衣,短裤,他的鞋子经过整整一年的行军、战斗,早就破烂不堪,无法抵挡西北的寒冷,但为了不影响群众,红军都露宿在街巷里。老百姓看不过去了,组织起来把红军让进自己家里。父亲说他终于能够睡在温暖的炕上,第二天早上醒来时,炕边放着刚做好的新棉鞋,不久红军战士都穿上了新棉衣。老百姓就是红军的父母,红军是人民的子弟兵。这就是父亲那一代人告诉我们的简单朴素的真理。热爱人民,特别是热爱劳动人民是我们的本质。

五十年后,当他退休后再次访问曾驻军的甘肃庆阳时,听到群众反映当地领导干部的问题,父亲回忆了一段当年的往事。抗战期间,他领导的八路军385旅驻扎在庆阳县,有一个干部严重违反了群众纪律,按照部队严格的管理制度,旅领导决定将那个干部枪决。在即将执行的时候,300多群众涌到现场,全部跪倒在地,为那个干部求情,希望部队给他一次改过的机会。父亲和所有的官兵都落泪了,在大家的请求下,部队没有执行枪决。父亲在讲完那段历史后,严厉地、动情地问在场的县领导干部们:“今天,你们当中如果有人犯了这样的错误,还会有群众给你们求情吗?”现场鸦雀无声。父亲的这段话很快被媒体转载,把它称为“耿飚的一问”。在党的十八大后全党进行群众路线教育运动的时候,不少党组织用这个故事来教育党员。

与群众打成一片

父亲在晚年完成了他的回忆录,在战争部分的结尾处,他写了一句话:“我永远是人民的战士”。这就是他一生最引以自豪的情感的表达。他出身在穷苦人家,在党和部队的教育培养下成长为一名红军、八路军、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军事指挥官。建国后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职务,但他从不计较也从不在群众面前显示权力地位。他和战士们下棋的时候,也给他们倒一杯茶,告诉他们“你和我下棋,就是我的棋友。我们没有上下级区分。”他教育我们不要炫耀自己的家庭,处处和群众一样,与群众打成一片。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一些政府官员和商界的浮夸作风、奢侈习惯已经很令人惊叹了,父亲非常反感那些不正常的现象。1991年在去甘肃省考察的路上,他要求地方政府取消警车和随从车队,只开一辆中型考斯特,全体人员乘一辆车,一路有说有笑,无比开心。他说他最痛恨的就是那个警车的笛声,让老百姓惧怕厌恶。在考察途中吃饭的时候,他每次都查看就餐的桌数,毫不客气地要求减少不必要的就餐人员,只上简单的饭菜,不搞铺张浪费。他的作风影响着他周围的工作人员,他们以后无论到了任何工作岗位,都仍然保持着同样的清廉作风,受到广大群众的称颂。

严格的作风

在二十多年的战争生涯中,父亲将部队当作自己的家,把战友们当成亲人。当国家要求他脱下军装离开部队,走上外交战线时,他真是依依不舍。1950年父亲担任了中国驻瑞典大使,同时兼任丹麦和芬兰公使。驻在国的新闻界称他为“将军大使”,不仅因为它的将军背景,还因为他挺直的身板,简洁的表达方式,内在外在的气质都仍然是一个军人。他的一生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他都当自己还是一名军人。每天早上,他衣服没穿整齐、领子上的风纪扣没扣好是不会走出卧室的。无论去哪里,他的时间观念都像钟表一样的精准,他会一分不差地按时间出门、上车。

他的严格作风也体现在他的工作上,没有认真的调查研究他不会随便下结论。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他被派往阿尔巴尼亚当大使,当时正是我国与以前苏联为首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破裂的时候,唯有阿尔巴尼亚与中国保持着友好关系。为此我国提供给阿国大量的经济援助,包括在中国都非常珍惜的工业材料和先进设备。父亲到阿国之后发现他们说的与做的是不一致的,中国也没有必要向阿国提供如此巨大的经济援助。他首先在阿国进行了详细彻底的调查研究,亲自访问了中国援助的项目。在掌握了全面情况的基础上,他向中央提出了改变对阿国外交政策的建议。向中央提出改变一项重大政策的建议,对个人来说是有风险的,但是为了国家的利益,父亲没有考虑个人得失,而是大胆地提出个人意见,最终中央接受了他的建议,调整了我国对阿国的政策。

永远的战士

为党、为国家牺牲奉献,是父亲那代革命家最突出的品德。他们将一生献给国家,正如同他们加入中国共产党时所作的宣誓。1976年,为了配合党中央清除党内野心家、维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斗争,父亲临危受命,由华国锋主席和军队领导人叶剑英元帅亲自命令,对国家广播与电视台进行军事控制。在接受命令的时候,父亲如战争中接受战斗任务时一样,向中央领导人庄严肃穆地敬了军礼,只斩钉截铁地讲了一句“坚决完成任务!”后便义无反顾地走向战斗、坚决地执行了任务。他的一生,在接受党和国家交予的任何任务时都是如此地义无反顾,而那一次他已经67岁。在他心里,为党和国家献身、牺牲是不分年龄,不分时间的。他就是一名人民的战士,随时准备上战场,随时准备接受任何艰巨和危险的任务。

在长征胜利80周年和建党95周年之际,我们怀念父亲那一代革命家,是要记住并且向我们的后代传承他们英勇的牺牲精神,他们对人民、对祖国的无限忠诚,他们不记名利忘我的奉献精神,他们永远将群众放在第一位,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人的思想品质。当年老一代革命家的品质和精神是建党,建军的根本,是革命胜利的根本,在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这些精神仍然是我们的成功和胜利之本。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