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1937年胶东天福山起义的领导人之一;他曾荣获“中国好人”殊荣;他还经常给在职人员和老年人讲座,反对贪污受贿、铺张浪费,呼吁保持优良传统。他,就是开国少将——张玉华。自9·3胜利日阅兵场上归来后,昨天在南京家中再次受到各方的慰问和祝福,因为今年11月15日,是张玉华老将军的百岁华诞。
江南时报记者 王琦 王梦然 文 秦怀珠 摄
祝寿现场:家中客厅张灯结彩
昨天一早,老将军张玉华家院门大开,门前车来人往,有送来气球的,有抬来绿植和鲜花的,人人脸上带着祝福的笑容,清雅的院内因五彩的气球、礼带而显得分外喜庆。记者夹在人流中,走进老将军家一楼的主客厅,看到吊顶上已经扎好喜庆的礼带、窗墙上挂着祝福老将军百岁华诞的横幅。横幅下、沙发后塞满了各方送来的祝寿花篮。原本朴素清雅的客厅,因为种种祝福的装点而显得格外温馨热闹。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张阳给老将军送来了寿字幅,恭祝老人百岁华诞,寿幅由著名军旅书法家卢中南书写。南京军区司令员蔡英挺、政委郑卫平以及南京军区等多个部门给张玉华送来祝寿花篮,祝老首长百岁生日快乐。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送来的寿礼比较特殊,是一幅百福绣,绣品寓意是健康如意,福乐绵绵。今年98岁高龄的原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也亲笔写了寿字条幅,祝贺张玉华将军百岁华诞。此外,南师大学生蒋欣荣为老将军画了一幅名为“致敬英雄”的素描,简单的笔画将老人的奕奕神采展现了出来。
南京军区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今像张玉华这样健在的百岁老将军,在整个南京军区只有三位,全国也为数不多。记者查询相关资料发现, 1955年至196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共授衔将军以上1614人,其中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7名、中将177名,少将1360名,他们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殊勋,我们称之为开国将帅。随着时间的流逝,将星们也一一陨落,目前上将、中将以上全部逝世,像张玉华这样的开国少将仅45位。
众人祝福:全场齐唱生日快乐歌
在老将军生日前一天,@鼓楼微讯也发出了老将军的生平事迹,并提前祝贺老人百岁生日快乐。微信发出后,得到了众多网友的点赞。很多网友都发出感言,向这位立下不朽功勋的老人致敬,并祝福老人健康长寿。
带着辖区内众多居民、网友的祝福,怀揣着对老将军的崇敬之情,昨天上午,鼓楼区相关领导以及宁海路街道、颐和路社区的工作人员也来到老将军家,人人拱手道贺,祝福张玉华老将军生日快乐,并为老将军带来了蛋糕和一盆红通喜庆的“红掌”花。特别让张玉华老将军惊喜的是鼓楼区带来的三层“寿星”蛋糕,上面有精致小巧的寿桃,还有一个憨态可掬的小寿星。张玉华老将军身着喜庆的红色外套,热情地招呼大家一起分享生日蛋糕,并连连夸赞蛋糕上的寿桃“怪可爱”。军区工作人员给老将军戴上了“神气十足”的生日“皇冠帽”,并点燃写有“100”字样的蛋糕蜡烛。伴随着全场齐唱的生日快乐歌,张玉华老将军起身弓腰,笑眯眯地许愿吹蜡烛,还为大家切蛋糕。岁月静好道峥嵘,老将军激动不已地和鼓楼区相关领导、工作人员一齐唱响了经典红歌。
相信很多人都记得,在“胜利日”阅兵式上,一位抗战老兵乘坐阅兵车,通过天安门广场上时,久久行着一个标准的军礼,其坚定、饱含深情的目光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位“老战士”就是张玉华。然而很多观众不知道的是,他阅兵时坚定有力久久举起敬军礼的右手,曾经在抗战中被子弹打穿,这颗子弹至今仍留在他体内。谈及对受邀阅兵式的感受,张玉华感言:“今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中国举办的世界国家人民的大阅兵,体现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力量越来越大。阅兵对世界反法西斯的国家和人民是极大的鼓舞、对法西斯残余势力是极大的打击、对世界人民美好理想的实现是极大的推进。”
个人养生:
保证充分睡眠吃食不讲究
虽然已是百岁高龄,但昨天大家眼前看到的老将军依旧是衣着整洁、举止文雅,无论是行、坐,都不失军人风度。张玉华老将军的二儿子张建政在采访中告诉记者,戎马岁月对父亲的影响深远,生活起居习惯上也有军人作风。比如老人家有个特点,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充分睡眠,不那么讲究作息规律。除此之外,张建政谈到,父亲至今还保持着部队的优良作风,比如不爱麻烦人,一直坚持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打扫房间、叠被子都是亲力亲为,不让他人代劳。
谈到长寿秘诀,张建政笑着说,老爷子生活没有规律就是最大的规律了。据老人儿女介绍,张玉华在饮食上并没有什么禁忌,从不挑食,少吃多餐,且每天保证八分饱。老人睡觉也是如此,累了就休息,每天基本保证八小时左右的睡眠。
除此之外,老人心情也格外开朗。有时天气好,张玉华老人还会到郊外垂钓。据熟悉老人的工作人员介绍,老人过去还很爱好画画,水平还不低,但是由于嫌作画时间太长,耽误他读书看报,逐渐就放弃了这项爱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