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上午,纪念崔建功将军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在昆明举行。
在上甘岭战役中,崔建功将军当时率领的45师,创造了中外战争中“攻不破的防线”的战史奇迹。
“我们和我们的敌人都把上甘岭作为一种象征,谁也不会忘记它。”原国防部副部长杨得志曾这样说。上甘岭精神,在中国、在世界都已成为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
纪念崔建功将军诞辰一百周年
11月7日上午,崔建功将军曾在昆明工作时的老部下、身边工作人员、生前好友和子女亲属共30余人在昆明参加了纪念崔建功将军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会上,大家共同回顾了崔建功生前的战斗经历和许多感人事迹。解放战争时期崔建功亲手组建并担任过第一任师长的老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95942部队政治部给座谈会发来信函表示,深情缅怀老师长,要传承上甘岭精神,力争早日实现强军梦。原崔建功的老上级、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原国防部长秦基伟的儿子、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秦天,崔建功的老战友、原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的儿子向孝华,原十五军副军长靳钟的儿子靳林光,原成都军区后勤部部长杨宜山的儿子、河南省军区副司令杨武,成都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张兵等通过电话代表全家向座谈会表示对崔建功的怀念和追思,并问候崔建功家人。云南省八路军新四军研究会送上纪念崔建功将军一百周年的书法作品。
战功赫赫的开国将军
原贵州省军区参谋长石忠璐主持会议并发言,田和新、王元堂、肖昭清、康任洪等老同志怀着深厚的感情发言,回顾讲述了崔建功生前许多动人的事迹。
1915年,崔建功出生于河北省魏县郑二庄村一个普通农户家庭,少年时他聪颖活泼,性格刚毅,做事果断。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班长,排长,红15军团73师政治部敌工干事、股长;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组织股股长,129师新编1旅1团政治处主任,太行军区第4军分区3团政委等职。1945年10月,在邯郸战役中,因太行军区第7军分区司令员张廷发在战斗中负伤,临时指定他来指挥;在战斗中,他尽展指挥才能,率部坚守阵地两天两夜,将敌援军击退,当晚就被刘伯承司令员任命为7军分区代理司令员。从此由政工改行,成为指挥作战的军事主官。后曾任太行军区第12旅旅长,晋冀鲁豫第9纵队27旅旅长,中国人民解放军15军45师师长等职。1951年3月,作为第二批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45师师长。朝鲜战争结束后,于1954年3月回国,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13军副军长,昆明军区参谋长、顾问。2004年9月10日辞世于武汉。
由于战功显赫,崔建功被朝鲜政府授予一级自由独立勋章1枚,二级自由独立勋章2枚,被我国政府授予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各1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上甘岭战役后,崔建功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此后,他连续当选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诗歌缅怀父辈“革命老前辈渐行渐远的背影,依然高大伟岸。”原国防大学副政委、原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第45师政委聂济峰的女儿聂昭华,为此次纪念活动写了《百年碑》和《红线线》两首诗歌,以表达对崔建功的缅怀之情。
聂昭华说,《百年碑》这首诗歌写的是一份遥远厚重的历史见证,它见证着日升月落,见证着峥嵘岁月,见证着刀光剑影,见证着赫赫功勋!百年回眸,深感没有老一辈革命者打江山,就不可能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红线线》的诗词,则讲述了崔建功戎马一生的光辉历程和后人对老一辈革命家的缅怀。诗歌中的“神州情”,包括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老人家转战南北的辉煌历程。“山河怨”——战太行,闯中原,进军两广,挺进西南;几过长江、黄河,跨过鸭绿江,还有饱含深情的“一条大河波浪宽”。诗中“别梦烽岭川”讲述了老人家1973年9月17日重返上甘岭的故事。“烽岭”是指当年的上甘岭597.9和537.7高地,“川”指当年上甘岭战役我军汉滩川那片防御阵地……这根红线线就像传家宝一样延续下来,传承给我们这一代人,还有我们的子子孙孙……因为,那条红线线是所有老一辈革命家永不了结的红色情怀。 聂昭华在她的博客中这样写道。
新闻助读
上甘岭战役的意义
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争后期僵持阶段的一次主要战役。此战在中美两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歼灭敌军2.5万余人,击落击伤敌人飞机270余架、坦克14辆、大炮60余门。粉碎了由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利特亲自指挥的攻势,守住了阵地,创造了坚守防御战的范例。“联合国军”发动此次攻势的目的是企图扭转战场上的被动局面,然而结果却相反。当时美联社报道说:“这次金化的战役,现在已到了朝鲜战争中空前未有的激烈程度。在人员的伤亡和使用的大量物资上,除了1950年盟军在北朝鲜的惨败情形外,是空前未有的”。
由于上甘岭战役的失利,联合国军直至停战,再也没有向志愿军的固守阵地发起主动进攻。上甘岭战役的重大伤亡给美军留下了长久的影响。
在中国方面,此战的胜利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钢铁意志的化身和抗美援朝胜利的象征。舍生忘死用身体堵枪眼的战斗英雄黄继光所代表的献身精神,坚守坑道的战斗分队先人后己的精神,用意志战胜钢铁的“上甘岭精神”深入人心,成为现代中国勇敢顽强的代名词。
在上甘岭战役的前半程,即从10月14日至11月4日,抗击敌人的战斗任务主要由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第45师承担,该师师长是以骁勇善战、威武勇猛著称的崔建功将军。
《百年碑》
你穿透百年雨
你穿透百年风
你阅尽漫漫层林尽染
几度夕阳红
你摇落天边月
你摇落雪中铃
你肩挑三星五更寒
铁骨任纵横
你化作长缨去
你毕生缚苍龙
你了却平生成夙愿
江山风雨情
《红线线》
一根红线线,心窝窝里牵
牵挂家乡井沿土,怀揣赴硝烟
牵挂镰刀心,牵挂铁锤胆
牵挂工农千百万,日月换新天
一根红线线,血花花里牵
牵出悠悠多少事,英雄天地间
牵出神州情,牵出山河怨
牵出别梦烽岭川,铁血胆剑篇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