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将军风采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抗日先烈武士敏将军

2015-09-07 14:31:35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本报特刊发回忆文章, 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记住那一段难忘的历史。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本报特刊发回忆文章, 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记住那一段难忘的历史。

◎ 左宝

武士敏,字勉之。怀安县柴沟堡镇人。1908年考入宣化中学堂,毕业后入天津北洋政法学校。从小就受时代的特定环境的熏陶和政治变革的影响,在学校时期就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开始进行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武士敏是一个有思想、有见识、有胆略,献身革命的热血青年。当时有一位思想进步的友人郭宗道,因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而被捕。武士敏四处奔走营救,不久郭被释放。1915年,武士敏参加了声势浩大的护国讨袁活动。1918年他参加了靖国军,结识了于佑任、杨虎成等人。他曾受靖国军的委托,到广东谒见孙中山先生,他的革命活动受到孙中山先生的嘉许。

1924年,国民军组织起义,武士敏受任联络冯玉祥、胡景翼、孙岳等部。起义成功后,请他出任河南省警察厅长,被武碗言谢绝。他不为名利所动,耗尽家资,又奔走察哈尔、绥远一带,组织流散各部,在保定组成国民第三军骑兵一分队。从此,他置身戎马生涯,转战直、鲁、豫,与北洋军阀多次交战。后来他和共产党人南汉震等人赴苏联学习考察,进一步深造。

武士敏从莫斯科回国后,1927年武士敏应杨虎成将军之邀,在西北军中任旅长、师长、潼关警备司令。 “九一·八”事变后,武士敏怀着报效国家的决心,率部出陕西、过黄河、开赴山西、河北等地前线,与日寇展开激战,阻击日军南进,打了一系列伏击战,重创日军,有力地牵制日军前进。1937年11月,战事急转直下,太原、安阳等地陷入日军之手,国民军向南撤退,以保存实力,而武士敏则积极配合八路军,率部与敌人周旋于太行山等地。

武士敏将军是一位卓有见识的军人,他平易近人、廉洁守法,穿着朴素,对自己要求很严。身为高级将领而不带家眷,这在国民党军队中非常少见的。他严格治军,很重视军队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尤其不允许部下官兵有打骂老百姓行为。一次,有个部下去武乡镇采买粮食,因运输缓漫而遭班长的毒打,武知道后,立即把那个班长制裁了。为了提高部队政治素质和战斗力,武分批派出自己部队几十人,到八路军部队里,学习战时政治工作、游击战术、民运工作等,还特别注意学习八路军政治工作的具体实施办法,收到了很好效果。

1938年,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分别就任东路军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后,统一节制在太行山坚持抗日斗争的各部队,根据战事发展和军队中存在的问题,朱、彭及时召开了各部将领会议,武士敏也到会。与会各部队将领深感在第一期抗战中,由于指挥不统一,军事上遭致重大失利。会上,武士敏结合自己的体会,认识到在全民族的抗战中,打破军队体系的门户之见,互相配合,顾全大局,协同作战等,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此后,在粉碎敌人“九路围攻”、“八路包剿”的战斗中,他屡建战功。在1939年,闫锡山发动十二月事变,掉转枪口,屠杀共产党、八路军,而武士敏始终与八路军保持了友谊和合作,经常在官兵中宣讲“抗日高于一切,坚持抗战到底”的道理,并坚持了抗战到底的正确方针。

1939年4月,日军集中三万多兵力,分九路合击,忘图一举摧毁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在紧急关头,武士敏率部扼守要隘子洪口。当日军一零九师团到达盘陀东西团城附近时,武士敏率全体将士,英勇出击,奋力拼杀,阻止日军前进,使日军不能前进一步,经激战,捣毁日军的军车10余辆,歼敌数百人,迫使日军弃尸溃逃。

1941年5月,日军集兵力六万多人,分14路向临汾、长治、晋城合击中条山。驻防这一带的国民党部队有20余万人,由于无作战准备,结果受到惨重损失,二万多人向敌投降,四万多人被俘,万余人牺牲,其余兵力退到黄河以南。只有武士敏将军率领的将士转入敌后,日军对武士敏多次劝降,均被武士敏拒绝。武在与日军作战中,屡建战功,被晋升为九十八军军长。

1941后9月29日,敌人调动比武士敏多数倍的日军,向武军驻地四面合围。武士敏在前线指挥战斗,在拼搏中,武军伤亡惨重。武在率部突围时,不幸头部中弹,为国捐躯,时年49岁。

武士敏将军在抗战4年间,纵横驰骋太行山、中条山等地,与日军历经10多次血战,屡建战功,成为威震中外的抗日名将。

新中国成立后,因武士敏将军在抗日战争期间活动在山西太岳、太行山一带,故山西省政府和政协找到武将军遗骨后,于1984年在长治市将武将军遗骨重新安葬在“太行太岳烈士陵园”,并立碑纪念。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