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年前,叶挺将军出生在周田村农民家庭,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叶挺将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其丰功伟绩和崇高品格世所同钦……”
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8周年纪念日,地处惠州市惠阳区秋长街道周田村的叶挺将军纪念园内,迎来了一群“小游客”,他们是来自惠州各县(区)的社区儿童和青少年,在教育部门的组织下,来到纪念园参观,追寻先烈足迹,聆听将军故事。
叶挺将军纪念园于2011年9月10日叶挺将军诞辰115周年之际对外开放。整个园区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叶挺故居和叶挺纪念馆为依托,核心区占地面积300亩,由“一轴、二水、三广场、六景区、二十四景点”组成,含叶挺故居、腾云学堂、读书亭、练武堂、育英楼、会水楼等历史建筑和叶挺将军纪念馆、纪念广场等,以展现叶挺将军生平、成长背景及客家文化特色为主线,再现了叶挺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进入叶挺将军纪念园,只见层峦叠嶂,草木苍翠。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叶挺将军一身戎装骑战马的塑像,塑像背后则是一面刻有叶挺将军《囚歌》的纪念墙,上面署名“六面碰壁居士”。园内工作人员解释:“六面碰壁指的是棺材!一首《囚歌》诠释的是他视死如归的革命意志!”
走进叶挺将军纪念馆,围绕探求真理、赴苏留学、皖南事变等6个主题板块,馆内展出文物实物200多件,辅以模型、场景、电子触摸屏、电子地图、幻影成像及电子翻书等多个部分,以形象化的手法展现出了那段光辉历史、凝固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使参观者对叶挺将军的革命精神有更为直观的感受。
与纪念馆紧挨着的,是叶挺将军渡过15年童年和少年时光的将军故居。
爬满青苔的砖墙,保留了数十年的架子床、耕田作物的工具、灶台……
故居是一座普通简陋的客家围屋,建于1884年,故居内陈设着叶挺将军一家的照片,展示了其革命历程的资料,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他接受新四军军长职务后应毛泽东邀请赴延安前拍下的旧照,这也成为他革命生涯中一张里程碑式的照片。
纪念馆和故居里,人们触摸沉甸甸的历史,诵读将军的《囚歌》,激扬对英雄无限的仰慕;展馆庭外,许多石碑上记载着一些老革命家及党政军要员的题词,表达了对叶挺的深切怀念和崇敬之情。
如今,虽然战火纷飞的岁月已成过往,但叶挺将军浴血疆场的英武形象,早已在游客心中定格成一尊不朽的雕像。
当然,将军留给人们的还有无尽的思考:当下的和平与幸福来之不易,今人理应倍加珍惜;唯有做好本职,为实现“中国梦”尽一己之力,才能够使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张昕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