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将军风采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山西大学生与开国将军后代面对面聆听家风

2015-08-05 15:35:54来源:中国青年网山西
两个家庭,两份真情,两份感动,留在了所有学员的心中。这份军民鱼水情,让基地所有学员为之动容,在马玉萍讲述的过程中,不时有人低声啜泣。

\

开国将军罗章少将之女罗晓路。中北大学刘旭东供图

\

开国将军马文波少将之女马玉萍。中北大学刘旭东供图

中国青年网太原8月5日电(记者 张宏洋 通讯员 刘伟 牛旭青) 8月2日晚,在井冈山革命教育基地的安排下,中北大学"知行"实践队和其他八个兄弟学校在同一个教师里,近距离聆听了两位开国将军马文波少将之女马玉萍和罗章少将之女罗晓路讲述的家风故事。

马玉萍讲述的是真真切切地,发生在她自己身上的一场“战场托孤”的故事。据马玉萍讲,在自己出生后,因当时战争形势严峻,其生父把她寄养给城南老魏家。养父尽心尽力地抚养她,教给了她做人的道理。“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是我从养父身上学到的行事准则”马玉萍说道。

据养父讲,生父马文波在将马玉萍托付给老魏时就承诺,将来不会再来要回女儿,在定居北京之后也始终坚守着这一承诺,只是一直默默地用信件传达对她的关心。在马玉萍工作后,生父每月给老魏寄生活费,缓解家里的生活压力。父母信守承诺,心存感恩,成为马玉萍的好榜样。

两个家庭,两份真情,两份感动,留在了所有学员的心中。这份军民鱼水情,让基地所有学员为之动容,在马玉萍讲述的过程中,不时有人低声啜泣。

第二个做分享的是罗章少将的女儿罗晓路。她从小接受父亲严格的教育,父亲不允许家人搭乘组织配给自己的汽车,不允许女儿看自己的读物,“这是组织上给我的,你们没有享用的权利”,父亲常常这样对罗晓路说。在南泥湾大生产中,父亲身先士卒,走到哪儿就劳动到哪儿,跑遍了整个地区;在部队时,父亲作为连长,扛下全连所有士兵的吃粮,所有士兵都愿意跟父亲上战场;在作挑夫时,父亲经常保管重要物品,两大筐银元在与部队失去联系之后的一天又完整地回到了队伍中,保障了军中的需求。父亲在点点滴滴中严格要求自己,深得毛主席的赞赏,“以身作则”题词就是最好例证!

父亲对自己的事情闭口不谈,从不谈自己获得的荣誉,但却始终记得自己的不足,在弥留之际,还想着在长征路上对自己的口头批评。正是父亲的这份以身作则,这份信念,这份坚守,潜移默化地影响了罗晓路的性格,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

“这次'话家风'讲座中为我们呈现的是代代相传的红色故事,展现地是一种传承于中国红军家庭的精神力量,我相信这些故事,这种精神会历久弥新,永不过时,对我们当代大学生形成极大的鼓舞”一位实践队员说到。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