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将军风采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冯玉祥将军 与“丘八诗”

2015-07-21 14:30:05来源: 《重庆晚报》(重庆)
冯玉祥将军与重庆很有缘分。抗战期间,他在重庆工作、生活了八年之久,留下了许多事迹与佳话,而很值得称道的是他自创的“丘八体”诗。

司马金城/渝中区

初夏,我冒着倾盆大雨,来到沙坪坝区陈家桥镇白鹤村,瞻仰冯玉祥将军旧居,深为将军赤诚的爱国情怀、坚定的抗战斗志、一介布衣的俭朴生活所感染、所激励,更敬佩将军运用别具一格的“丘八”诗,为全民抗战鼓与呼,为抗战文化作贡献。

冯玉祥将军与重庆很有缘分。抗战期间,他在重庆工作、生活了八年之久,留下了许多事迹与佳话,而很值得称道的是他自创的“丘八体”诗。

冯玉祥将军一生共创作诗1400多首,出诗集10多部,其中大多数是在重庆创作的,仅1939年就写了140多首。他赴鄂西督察防务一月,现场作诗50余首。这些诗,针贬时弊,爱憎分明,质朴如话,不拘一格,反映了他的政治经历与生活,抒发了他的爱国爱民情怀,表达了他对真理的追求。这些诗,如号角,鼓动大众英勇抗战;如匕首,投向汉奸投降派。这些诗很好地发挥了诗歌的“兴观群怨”的作用。将军自谦地说,他的诗粗而且俗,和雅人们的雅诗不可相提并论,因此,只好叫丘八诗。丘八,即兵字上下拆开,意为当兵的人写的诗。

冯玉祥将军写诗,与他的抗日救国活动结合起来,走到哪里,诗就写到哪里,有感而发,趣味天然。1944年3月,将军来到江津白沙镇,为募集抗日经费,组织群众开展献金活动。当商会宣布“献金60万元”时,人群中有人喊:“少了,少了,太少了!”当场有一万多学生齐刷刷地跪下,恳请商会增加献金数量。现场僵持了许久,学生还是跪着,直到商会宣布“献金200万元”,学生们才站起来。将军见此情景,感动得热泪盈眶。当晚,他写下“丘八”诗:“青年跪地哭,请君快救助。献金救国家,不作亡国奴。青年跪商人,请快救沉沦。财富千千万,敌来化浮云。青年血泪哭,赤诚复国土。泪血作警钟,同胞齐御侮。”此情、此景、此诗,何等感人!


冯玉祥将军出身贫寒,但他一生学而不厌,兴趣广泛,诗书画都有造诣,人称儒将。将军的诗,很生活化,而又意象万千,但凡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器物、一食品,一进入他的诗,便尽显爱国抗日的精神与形象,如《鸟爱巢》:“鸟爱巢,不爱树,树一倒,没处住,你看糊涂不糊涂塗。人爱家,不爱国,国如亡,家无着,看你怎样去生活。”他画过一幅辣椒,上面题诗:“大辣椒,小辣椒,吃起来,味道好,大家齐努力,把倭寇打倒!”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冯玉祥将军的诗,不论是大弦,还是小弦,都是家国情怀,笔底波澜,大义磅礴。1937年7月29日,日军轰炸北平,国民党29军副军长佟麟阁等千余官兵阵亡,日军谎称冯玉祥之子冯洪国遇难,听到这消息,冯将军写下《悼子》诗:“儿在河北,父在河南,抗日救国,责任一般。谁先死了,谁先心安!牺牲小我,求民族之大全。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国家,才能对起祖先。”为国家舍小家,将军愿毁家纾难,博大情怀,感天动地!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