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颇具争议的名字,却又鲜为人知。多少年来,只在他的家乡陕西渭南及湖北一带流传。
夸他的,说他是条抗日好汉,于敌占区孤军奋战,建起“独立王国”。敢把蒋介石的像和自己的并排挂在一起,还写上一副对仗不工却气势逼人的对联:“你蒋委员长若抗战到底,我王劲哉誓死不做汉奸”。
骂他的,说他凶猛,铁血治军。他谁都打,打鬼子、打土匪、打国民党,也打过共产党。可他最终去了延安,也因坚持抗战赢得了民心。
提起他的名字,老兵们都很激动。这些老人都记得,他的外号叫“王老虎”,日本鬼子一听到这个名字,吓得“打尿颤哩”。
王劲哉简历
王劲哉(1897-1968)陕西渭南人,绰号王老虎。曾任杨虎城部三十八军十七师四十九旅旅长。
抗战时期率部东渡黄河在晋南中条山阻击日寇,后任河南刘峙三十五师师长,开封警备区司令。在台儿庄战斗中与日寇外围作战,护李宗仁脱离险境。转战江南,参与瑞昌会战。后任国民党正规军一二八师中将师长,以淞沪会战胜利日为部队番号。在湖北自建抗日根据地,与日寇周旋四年有余。1943年初被俘,被日军关押。抗战胜利后逃脱,又被胡宗南所抓,又一次逃脱,投奔延安,任陕西自卫军纵队司令员。
1949年后,曾任渭南军分区副司令员、西北军区参议、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1953年加入民革。曾为陕西省政协委员。1968年春在西安病逝。
火光四射,烟雾滚滚。一阵喧嚣的喊杀声中,一条三十来岁的汉子,赤膊光头,口里叼着一把明晃晃的大刀,噌噌噌,连爬带蹬,三五步就攀上了城头。
城墙上几名孱弱的守兵挥刀就砍,汉子机灵地左躲右闪,跌回城下。可他甚至连脚跟都没站稳,就又爬了上去。守兵再砍,汉子又躲。
等他第三次虎虎生威地爬上城头,那几个小兵撂下刀,蹿了——没见过这么不要命不怕死的。
旅长赵寿山连声夸赞,“老虎”!你是个“老虎”!简直是个“疯老虎”!
敌降,城破。从此,“王老虎”的雅号不胫而走。
当上鄂中“霸主”坚守抗日
王老虎真名王劲哉。当时,他是西北军杨虎城部十七路军的一名团长。1932年,他随十七师师长孙蔚如驻守甘肃,攻打定西城时勇猛无畏,得了这个雅号,一时声名乍起。
而“王老虎”的威名再一次远扬,是他抗战打鬼子。
1937年,王劲哉40岁。卢沟桥事变刚一爆发,他就急了。眼看日寇突进,就要渡过黄河,八百里秦川危在旦夕。王劲哉没请示,也没等批准,带着“陕军”三千壮汉,奔赴晋南中条山前线。
次年春,李宗仁所部与日军在台儿庄激战。李宗仁死守,一度被日军围困。王劲哉带兵阻敌于台儿庄外围,李宗仁脱险。史称曹州解围战。
徐州会战中,王劲哉立了功,所部三十五师被重新命名为陆军第一二八师,王劲哉晋升为中将师长。
此后,王劲哉率部参与保卫上海、南京、九江、武汉等战斗,尤以武汉会战为勇。日军攻陷九江,拟沿江而上,进攻国民党中央政府临时所在地武汉。防守瑞昌阵地的一二八师甚为凶猛,日寇受阻,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每天只能推进两三公里。武汉保卫战历时三个月,王劲哉一二八师伤亡6000多名兵士,非常惨烈。
武汉最终失守,部队纷纷后撤。王劲哉接到命令,让他带着残余的几个团撤到河南去。
王劲哉说,不打鬼子,就是撤回渭南老家,小鬼子照样会撵来。
他并未听命,而是决意待在湖北。王劲哉所部当时系第五战区李宗仁指挥,但1938年末,他从鄂南乘虚插入敌后的沔阳地区,进了第六战区的地盘,李宗仁鞭长莫及,也只能听之任之,一二八师俨然成为独立王国。
王劲哉吃掉当地几股武装,又派人回渭南招兵买马,口号是“关中冷娃啥不怕,掮着铡刃按锨把,来到湖北都封官”,渭南、二华,还有临潼的千余名精壮汉子,到湖北跟着王老虎打日本鬼子。
王劲哉将队伍扩大到15个团,逐渐又扩编为9个独立旅。不到一年时间,居然占据了7个县的地盘,在敌占区当了鄂中“霸主”,坚守抗日。
王劲哉说话做事都透着一股彪悍。老兵张学智记得,王劲哉骂蒋介石是“草驴”,还说,你丢了南京,丢了半个中国,算个什么委员长!
在一二八师部指挥所正面墙上,王劲哉并排挂着两个人的头像,一个是蒋介石,一个就是他自己。他还亲手题撰了一副对联,贴在两侧。上联是“你蒋委员长若抗战到底”,下联“我王劲哉誓死不做汉奸”。
提到王老虎日本人吓得打尿颤哩
第一次听到王劲哉的名字,抗战研究者李远望只有六七岁。那是冬闲时节,他在渭南老家西小寨村的老人们靠着南墙晒暖暖,“吹他们当年的五马长枪”。
这个说,王老虎,狰得很(陕西方言,厉害、凶猛),是个枭雄;那个道,你们碎崽儿不知道,当年,小日本鬼子一听王劲哉王老虎来咧,吓得打尿颤哩。
村里有七八位老人都是一二八师的老兵,他们给幼年的李远望心中勾勒出一个定了型又模糊的王劲哉印象。
2004年,李远望学着上网,一搜索“王劲哉”,吓了一大跳。弹出来的网页上说王劲哉是“伪军”、“匪军”、“顽军”、“叛军”。李远望给一个老兵说了,“老汉当下急了,你信不信我把你这胡说的电脑砸了!”
李远望开始“寻找”王老虎。第一个找到的,是湖北作家池莉1993年出版的小说《预谋杀人》。作家虚构了一个小人物王腊狗见王劲哉的第一面:
那是一个初秋的下午,晚霞红艳艳金灿灿,远处的襄河,近处的水塘都闪烁着五颜六色的光芒,遍地是绿中透黄的茅草,风一吹,呼啦啦仰头倒去,一片连一片倒去,一直到天尽头。王劲哉就从这波澜壮阔的背景中走向王腊狗。他一身戎装,两眼精光闪闪,一双圈口黑布鞋。
王腊狗膝盖一软,跪下了。
“你就是王腊狗?”王劲哉粗大的山里汉子嗓门震得王腊狗耳朵嗡嗡作响。
王劲哉的随从将趴在地上磕头的王腊狗提溜了起来。王腊狗克制不了莫名其妙的惶恐,战战兢兢说:“是。我是王腊狗。”
“噼叭”——王劲哉甩了王腊狗两个耳光,说:“哪像咱陕西人的后代!”
这段栩栩如生的描述,李远望真过瘾,“这就是村里那些老汉口中的王老虎!霸气凌人!”
可小说毕竟有虚构成分,不全可信。2005年7月8日,李远望看到《渭南日报》当天一篇报道,记者雷水潮与通讯员李启明,于当年6月18日采访家住渭南临渭区贠曲七组的一二八师老兵张学智,标题是《我跟老虎打鬼子》。
记者问,老先生,听说你当年跟王老虎打日本鬼子,能说说吗?
老人当即激动地站起来,王老虎,没说的,我敢说,他是中国将军里最优秀的。日本人提到王老虎,吓得打尿颤哩!他带出的兵,个个不怕死!
铁血治军 亲手枪毙亲表弟
张学智老人已于2013年故去,终年88岁。李远望心里很急。这些年,他一直在与死亡“赛跑”。他在电脑里建了一个“档案”,记录了很多一二八师老兵的名字:“闵尚志,陕西渭南人,中校,97岁,2013年病故;向世柏,湖北洪湖人,90岁,2013年病故……”
老兵闵尚志生前九十多岁时,别的事都记不清,却能背过王劲哉当年教的十条训令:“重良心,尚道德,明大义,尽职守,爱团体,信命令,知待遇,要效忠,亲人民,卫国家。”
这30个字,与原一二八师少将侯若愚在美国撰文回忆王劲哉时记录的一字不差。侯若愚的回忆文章刊登在湖北省政协1986年发起征集编纂的《湖北文史》第83辑“一二八师抗战史料”一书。时年77岁的侯若愚回忆了王劲哉铁血治军,亲手枪毙亲表弟的事。
渭南市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2006年编撰出版的《渭南抗战实录》一书,也记载了这桩往事。
一天,王劲哉突然集合队伍,宣布要杀了他的表弟、一二八师七六七团团长李保蔚。李保蔚蒙了,不知道犯了啥法。只听王劲哉吼道,现在中央军事委员会对抗战不力的,惩处了一批,我也要办一批。杀李理由是他一次作战时迟了几分钟开炮。
类似的故事坊间流传不少,还都具名实姓。还有一个故事说,有个裁缝姓陈的,做的子弹袋不合作战要求,犯了王师长定下的“没良心罪”,一阵刺刀捅死。
老兵张学智生前也回忆说,蒋介石当年从江西派了两百多军官到王部任营连长。王老虎怒了,我带的兵,出生入死,从中条山打到开封,又血战台儿庄,现在来湖北打鬼子,我的兵还是兵,班长还是班长,都升不了官,你派来的想当官?当下在一个山沟里全活埋了。
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4年《陕西省志·人物卷二》这样描述王劲哉:王争强好胜,为人猜忌多疑,对军内不同意见者,动辄以“反王师长罪”杀害,当年报端曾将他描绘成青面獠牙的“鄂中大怪物”。
狠打日寇 敌头十个一箱送回去
历史人物往往由后人评说,毁誉参半。王劲哉出身行伍,行游江湖,难免粗犷,但其在时事艰难之际,不仅敢反蒋,尤其坚持打日寇,这就很了不起。
一二八师孤军坚守鄂中抗战四年多,王劲哉着实把日本鬼子打怕了。
老兵张学智回忆,王老虎打仗、练兵,都咥实活(陕西方言,干实事)哩。“一回,捉了俩日本奸细,绑在校场上,活活的人,王老虎让士兵练刺刀。日本兵最怕被王老虎生擒!”
王劲哉的地盘久攻不下,日军硬打打不过,就来软的。日军武汉警备司令古贺太郎派了四个汉奸去劝降,只要投靠日军,就封王劲哉为湖北20万皇协军的总司令。
王劲哉勃然大怒,在信上批了个大大的“死”字,还画了把刺刀,扔给一个汉奸,骂道,留你一条狗命,拿回去告诉狗日的鬼子,我王劲哉的战表就是刺刀!
战死的弟兄,王劲哉也没忘记。湖北《荆州晚报》2009年7月一则报道称,洪湖市史志办新近发现了一座抗日烈士陵园遗址,正是王劲哉为战死的一二八师官兵所建的“忠烈第一陵园”。
侯若愚记得,当时墓园葬有官兵近百人。
多年以后,已近八旬的侯若愚感慨道,“窃思全国抗日的国军有两百余师之多,但未闻有为其阵亡官兵设置墓园者,以此相较,我师抗日阵亡官兵,为国捐躯,死得其所,重于泰山,亦云不幸中之幸矣。”
对于敌方伤亡者,王劲哉也颇讲义气。侯若愚说,“劲公的想法是,俘获的轻伤官兵,有利用价值者,留下。重伤者以及死亡者,留之无用,处理困难,不如送还日军,使他们收到这些重伤、阵亡官兵之后,产生兔死狐悲之心,瓦解他们的士气为上策,同时也表示我军的宽大仁慈。”
王劲哉把“日军人头,十个一箱,撒上石灰,送回日方”,“敌酋惊呼,王劲哉,真将军!”
一世英雄一时被俘
王劲哉是陕西渭南人,老家在今天的临渭区阳郭镇康坡村。王父给其起名为王步礼,希望他读书识字施行义礼。可王步礼自幼喜好枪棒,还拜了一个猎人为师,学得一手好武艺。
有年冬天,村里一个小娃大白天的被狼咬断了脖子。一时人心惶惶。王步礼胆大,搞到一副夹子,在野狼出没的地方挖了陷阱布下夹子。村人提醒他,招呼着狼把你碎娃给吃咧!王步礼答,看是它咬我,还是我咬它。
几天后,陷阱里果然夹住一只狼。听到动静的村民们跑去围观,却没一个敢打的。王步礼不胆怯,拿了把铁镰一阵乱砍,还说,看你厉害还是我厉害!
青年王步礼进了西北讲武堂,后来投身于右任为总司令的靖国军,之后,追随杨虎城十七路军,营长、团长一路干上来。他换了王毅武等好几个名字,最后改成王劲哉。
抗战时期,只要谁给吃饭,谁给装备,王劲哉就和谁联手。他脱离了十七路军,将其西北军四十九旅改番号为新编三十五师,当上了少将师长。
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办的陕西地情网有一条目显示,1942年,曾任杨虎城将军机要秘书的米暂沉受中共驻渝代表团委派,到湖北沔阳与王劲哉调解该部与新四军李先念部的摩擦。
米暂沉与王劲哉私交较深。西安事变前,米暂沉即向其暗示了杨虎城与共产党合作抗日,时任四十九旅旅长的王劲哉遂停止了与红军的敌对行动,还在辖区暗设了红军交通站,掩护共产党输送物资。
米暂沉对王劲哉晓以利害,王同意了,又一次与共产党合作,互不侵犯,一致抗日。
王劲哉在湖北坚持抗日直到1943年年初。不料,部属古鼎新手下有个团纪律有些松弛,王劲哉怒令古“取团长首级来见”。古鼎新也是忍了很久,遂投敌叛变。
古鼎新向日军交待了王劲哉的兵力部署。日军很快集结兵力,向王劲哉发起猛攻。王劲哉率部拼了十天。
最终,王劲哉身边只剩下几十人,卫兵全部殉难,王劲哉左脚中弹,被日军围困。他欲投水自尽,又自知不免,遂面对敌寇大呼“我即王师长!”日军一头目掏出照片对照,当下俘获。这一天,是1943年正月二十四。
晚年自称“前半辈子胡弄哩”
王劲哉先被押至武汉,后来又关到南京。日军一个少将去了,他长卧不起。敌将让他起来,王劲哉说,你才是个少将,我是中将,你该给我行礼!
人们都以为王劲哉战死了。当时的报纸一连几天称赞一二八师的抗日功绩,王劲哉被追赠陆军二级上将,又授青天白日勋章。
侯若愚回忆说,当年王劲哉送回日寇头颅,“此举果生奇效”。侯也被俘,但都被日军送去疗伤,并未伤害。日本战败后,侯若愚曾听一名日军高级军官说,一二八师王师长,在战时送还我们受伤者和阵亡官兵尸体,他是有道德感的人,所以我们也不伤害他被俘虏的官兵。
王劲哉一直被关押到抗战胜利后,日寇自顾不暇,他逃了出来。一世英雄,无法面对渭南父老,他就躲到了三原。可没几天,胡宗南发现其行踪,把他抓起来,关到了西安小雁塔。当时,小雁塔是个监狱。
1945年冬,王劲哉要被押到南京。临上飞机,忽然狂风大作,飞机无法起飞。王劲哉临时被关在机场。他一见机会来了,趁机跑了。
他过了渭河,去了延安,被任命为陕西自卫军纵队司令员,1948年又被吸收为中共特别党员。1949年后,王劲哉曾任渭南军分区副司令员、陕西省政府参事、省政协委员等职。1968年病逝。
王劲哉在湖北的影响深远。1987年7月,政协湖北荆州地区联络组专门成立了王劲哉史料征编组,出版了17万字的《抗日战争中的王劲哉》一书,称其为抗日传奇人物。
陕西本地也有不少研究者自发寻访记录王劲哉的故事,积累出几十万字的资料。
李远望去过王劲哉老家,故居不过几间土房,是被遗忘的地方。李远望叹息,如果王将军的抗日功绩不刻在纪念碑上,将来恐怕就永远无人知晓了。他听村人说,王劲哉晚年曾自称,我前半辈子,都是胡弄哩。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