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将军风采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四川彭山抗战老兵李秉中将军魂归故里

2015-07-14 16:04:07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7月12日,抗日老兵李秉中将军的遗骨,在四川眉山市彭山区统一战线人士和彭山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的护送下,从重庆回到彭山,魂归故里。

\

志愿者与李秉中后人护送其遗骨走向安放地。(刘树军摄)

人民网成都7月13日电 7月12日,抗日老兵李秉中将军的遗骨,在四川眉山市彭山区统一战线人士和彭山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的护送下,从重庆回到彭山,魂归故里。

李秉中,四川彭山人,生于1902年。曾考入北京大学,是鲁迅的得意门生。1925年7月,他怀揣鲁迅赠予的20块大洋南下大革命洪流策源地广州考入黄埔军校。1926年留学苏联,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与国共两党选派人士同室学习。1928年曾赴日本留学,1933年奉命回国。他曾随黄埔学兵队参加讨伐叛军陈炯明的战斗十余次。他曾参与热河察哈尔等地战斗,与侵华日军奋力拼杀,浴血奋战,立下战功,升任少将。

李秉中与鲁迅情谊深厚,交往甚密。李秉中曾先后收到鲁迅28封信,后被收入《鲁迅全集》21封。据《南京史志》介绍,1936年鲁迅逝世后,李秉中一直为《鲁迅全集》的出版奔走。1936年6月20日,李秉中将《鲁迅全集》准印批文等寄给许广平,但因种种原因上海商务印务书馆没有接受出版,一直到1938年6月15日,上海复社才出版了20卷600万字的《鲁迅全集》。

1940年,李秉中病逝于重庆,时年仅38岁。李秉中的遗体被安葬在原彭山县江口镇梅花村。

李秉中的墓,在1958年不幸被人损毁,尸骨被亲属捡回,后被嫡孙李戎放置于他的重庆家中保存,一直未安放入土。几十年来,李戎按李秉中生前遗愿,一直打算将其遗骨从重庆送回彭山安放,让其魂归故里,但囿于在墓地的落实上有困难,无法实现愿望。为此,他分别写信给彭山区委、区政府和区政协,请求帮助解决困难。

“我们绝不能忘了抗日英雄,更不能让英雄的遗骨无地安放。”彭山区委、区政府和区政协接到李戎的求助信后,迅速批示给相关部门,要求及时了解情况,帮其解决困难。对此,相关部门立即组织区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深入李秉中原墓地处江口镇梅花村,了解情况,解决问题,落实墓地,及时让李秉中的遗骨有了安放之地。为了让李秉中的遗骨安全抵达彭山,11日下午,志愿者们便前往重庆联系落实相关事宜,并于12日,顺利将李秉中的遗骨从重庆护送回彭山。

在墓地旁,彭山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李秉中的嫡孙李戎,先后对李秉中进行了追忆,并共同为其安放了遗骨。“感谢彭山人民让我爷爷魂归故里。”在安放李秉中遗骨的现场,实现了自己愿望的李戎,对彭山区给予他的关心和帮助,充满着感激之情。(通讯员 刘树军)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