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左文武)八年抗战八年泪,一寸山河一寸血。今逢七秩胜利日,世界同歌颂和平。自本报上期刊出《翰墨深情慰英灵 富国强军捍和平--共和国将军踊跃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创作书画作品》一文后,又有近百位将军满怀深情创作书画作品,用中华民族传统的艺术形式缅怀先烈,歌颂和平,弘扬将军文化,传递正能量,筑起了一道遏制战争、珍爱和平的文化长城。
董占林、叶汉林、叶家林、冯化雨、冯国声、刘书才、刘继光、李荣生、杨庆昌、周东葵、姚路、陶彝、贾休奇、彭勃、魏克、蔡传云等老首长,都是年过九旬的八路军老战士。他们从硝烟弥漫的战场走来,是浴血疆场、抗击日寇的人民功臣。他们创作的不是简单的作品,而是在讲述血雨腥风的抗战历史和动人故事,承载着无数先烈的遗志和追求,是宝贵的革命文物,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他们的作品不仅是打败日本法西斯赢得抗战胜利的有力见证,更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视死如归、为正气而战发出的最强音。
景学勤、马述宽、王佐平、王育华、尹鸿勤、李汉文、李春安、杨旭华、张明友、陈为松、陈华全、尚全孝、徐作旭、黄万荣、黄代培、黄金元、蔡宜乔、熊元吉等将军精心创作了巨幅书法作品,其作品或雄浑豪放、酣畅淋漓,或潇洒俊逸、圆转流畅,或细腻丰富、柳骨颜筋,他们创作的作品不仅展现了精湛的书法技艺和浓浓的军旅情怀,带给人视觉的美感和心灵的愉悦,更展示了中国军人不畏强敌、敢于亮剑的精神。
王永正、刘同珍、孙本胜、郑继文、姚铁山、陶景顺等将军精心构思,创作了精美的国画作品。那一幅幅将士鲜血染红的胜利之花,展翅高翔的雄鹰,坚不可摧的边海防线,迎春怒放的红梅,群峰耸立的山峦……再现了中国人民为赢得抗战胜利勇于献身的英雄气概,警示人们应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王作义、王福义、毛凤鸣、李永德、张学东、林基贵、王洪波、尹鸿勤、刘正宗、刘代文、刘兆山、刘树春、李正全、杨闯、杨绪明、邱祖余、何法祥、迟志江、张德林、陈旭榜、孟凡工、赵长山、赵先春、袁永林、党中奎、高良新、黄俊峰、梁永生等将军饱含真情、笔走龙蛇,精心创作了4幅以上的作品。当我们小心翼翼地将一幅幅作品展开,认真欣赏每个字、每幅作品时,能深深感受到将军们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怀念之情和呼唤和平的强烈愿望,字字句句都散发着珍视和平、欢庆胜利的墨香。
冯永生、李宝祥、李殿仁、张兴业、范印华、钟声琴、徐承云、徐根初、陈先锋、肖兵等将军,有的是脱下戎装时间不长,有的是很少参加社会活动,但这次都毅然积极加入到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活动中来,提笔高呼,缅怀先烈,讴歌和平,展示了超凡脱俗的艺术才华,彰显了退休不褪色的军人本色。
将军们勤思好学,才思敏捷,激情创作了许多赤诚坦荡,情真意切;大气磅礴,寓意深刻的诗文。牢记国殇民痛史,富国强军保和平(王立忠将军);抗战风云捐躯洒血悲歌一曲振寰宇,永铭国耻万众一心共襄华夏复兴梦(申良起将军);坚持正义行友善,呵护和平比真诚(孙之贵将军);浴血抗战树丰碑,勿忘国耻常思危(杨本义将军);胜利之日举国庆,缅怀先烈千秋绩(何承阳将军);忆昔思今需警醒,居安勿忘着征袍(陈旭榜将军);期盼和平成一统,神州追梦展雄姿(高良新将军);铁肩担道义,雄师捍和平(黎明将军);血洗万般家国恨,魂牵无价自由声。卢沟狮醒创痕在,警枕霜戈慰烈英(周东葵将军)。
将军是和平的守护者,他们将真情倾注笔端,让书画传递心声,展示了浓浓的爱国情怀和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与信心。
每一天,我们都能欣赏到将军们送来的精品力作,都能分享首长们殷切鼓励的亲切话语,都能感受到老战士们那一颗颗火热滚烫的赤诚之心……我们整天被这些满满的正能量所包围和感染,工作更加认真细致、劲头更足。截止目前,我们已经收到240多位将军饱含深情、精心创作的500多幅书画作品,我们将继续关注和陆续刊登。此时此刻,千言万语汇聚成一句话:首长,辛苦了!我们向您致以崇高的敬礼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