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代都当兵不说,还配齐了‘海陆空’。”这几天,提起村民董国泉的儿子在部队又立了二等功,武进区嘉泽镇成章村委沉塘村村民不住地感叹、点赞。近日,常州市武进区人武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嘉泽镇政府,给沉塘村村民董国泉家送上了二等功立功喜报,这一家子当兵的故事,一时成为村民热议的话题。
陆军外公,抗美援朝老兵
这一家子中,资历最老的兵是外公赵炳坤。老人今年87岁,1951年入伍,当年就跟随部队入朝作战。老人回忆,他们在朝鲜打了许多战役,最惨烈的是石砚洞北山战役,美军人数多,装备又精良,飞机还在上空狂轰滥炸,他所在部队前后多次发起猛攻,几次占领高地又失守。最后一次,为了尽快夺取并占领阵地,不给敌人喘息反扑的机会,老人和战友们悄悄挖了条坑道,出其不意发起冲锋,经过激烈的争夺,终于成功抢得阵地。“在这里,我们加强连200多人,活下来的只有十几个,太惨了!一起去的很多同乡都死在了这里。”回想起惨烈的战斗场面,老人依然难掩激动。
1957年,这位经历过生死考验、战火洗礼的老兵复员回到家乡,默默归隐乡村。经历过残酷的战争,赵炳坤总是教育子女和孙辈要珍惜美好生活,爱党爱国,多为社会作贡献。
海军爸爸:守卫祖国海疆
爸爸董国泉,1958年生,1976年12月入伍,在海军东海舰队服役。
习惯了陆地的人,面对大海的喜怒无常,那种滋味对他来说不好受。董国泉回忆,一起入伍的战友中,被选中当海军的屈指可数。得知自己被选中,要登上舰艇驰骋大海,别提多兴奋了,没想到,第一次登舰就结结实实挨了顿“下马威”:军舰在海浪里颠簸起伏,人在上面站都站不稳,头晕目眩,胃里翻江倒海,吐到胆汁都快出来了。“那个时候年轻气盛,咬牙坚持训练,吐上几个月,总算适应了。”董国泉说。
1983年,董国泉脱下军装回到家乡,成了武进区嘉泽镇成章上渎村一名村干部。在部队的经历影响了他的一生,在勤勤恳恳干好工作之余,他非常重视部队建设,总是鼓励年轻人去当兵。现任成章村委村党支部书记庄旭东就是受了他的影响,光荣入伍成为一名坦克兵,退役后依旧不忘他的教诲,回到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空军外孙:驾机飞过天安门
孙辈赵坚淦,听着外公的战斗故事和爸爸的海上传奇长大,对军营有着特别的情结。2003年,赵坚淦高考招飞入伍,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长春飞行学院,集齐了一家三代“海陆空”的拼图。
赵坚淦学习十分刻苦。在军校四年,他没有回过家,珍惜一切时间好好训练。毕业后,由于表现优秀,飞行技术扎实,他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飞行教员。入伍20年,他先后获得3次三等功、1次二等功。最令父母骄傲的是,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时,赵坚淦驾驶战机飞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从外公赵炳坤到孙辈赵坚淦,一家三代接力从军报国,虽然时代不同、军种不同,但奋斗底色没有变,几代人的家国情怀没有变。(常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