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 |  关于中国网 |  手机版 |  桌面下载 |  邮箱登陆 |  论坛注册 |  站点导航

首页 > 理疗因人而异 并非包治百病 > 正文

理疗因人而异 并非包治百病
2015-07-27 11:49:38   来源:网易

  正值冬病夏治“黄金期”,各大医院的针灸、推拿科一位难求。省中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徐勇刚一听记者的来意便表示,即使是理疗也必须严苛按照规范来做,类似的医疗行为尽量去正规医院做,一旦出现突发情况也好及时处理。

  有人不拔出血泡不罢休

  有人一扎就晕针

  医生和护士会时刻关注患者治疗时的身体表现,在承受范围之内是没有问题的。与之相反的是,有些患者在进行针灸治疗时,针刚打进去就会出现头晕、目眩、心慌、恶心,甚至晕厥的现象。这时,医生会立即让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解衣带。症状轻者只要仰卧片刻,给予温茶或糖水,即可恢复,没有什么大碍。“不同人对理疗手段的适应程度不一,‘火候’的掌握全在医生手上。”同时他表示,艾灸是种相对较温和的保健手段,无年龄之分。

  “火热”的膏药穴贴

  也有不少讲究

  三伏天里,“膏药穴贴”是被认为有效治疗冬病的方法。

  医师表示,“冬病夏治”穴位外敷的时间是夏令三伏,即每年的初、中末三伏各一天(约每隔10天外敷1次),每年外敷3次,一般要求连续外敷3年为一个疗程。

  成人穴位外敷每次2—6小时,儿童减半,如果外敷时感到局部疼痛较甚,灼热难忍,可以随时揭去膏药停止外敷。外敷后有的病人可能会出现水泡,皮肤瘙痒,属于正常现象,如水泡较小,最好让它自然吸收。若水泡已破,可局部涂龙胆紫药水,切记不要用膏剂外敷,如水泡较大,可去医院处理。穴位外敷的三伏期内要尽量避免感冒,外敷当时不能进食冷饮,不要过度吹电扇。

  保健不能成了心理依赖

  有基础病者禁忌更多

  专家表示,不少有心血管病、糖尿病、风湿的老人可以适当做一些理疗项目,但操作中要避免时间过长,要以身体的舒适感为度。

  比如艾灸。每次选3—5个穴位,每个穴位灸5—10分钟即可,老人灸量宜小。对于拔罐,如疲劳,腰酸背疼通过拔罐保健,1周1次即可。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准。需要提醒的是,对于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应保证规范治疗在前,保健其次。

(责任编辑:SY010)

相关热词搜索:理疗因人而异 并非包治百病

分享到:

附近,生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