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台山市首届乡土教员培训班正式开班,这是台山市委党校继2013年开展“流动党校教育培训到基层”创新项目获得成功之后的又一创新举措。

江门党校常务副校长张忠林授课
一、实施背景
2014年,台山市委党校在总结“流动党校教育培训到基层”的成功经验和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突出对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在调研中了解到,自从镇级党校撤销以来,对镇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有所松懈。镇村基层出现重经济发展而轻政治思想教育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缺乏自己的教员队伍,平时开展教育培训工作都有 “等、靠、要”的思想。“等”是等待宣讲团到镇(街、场)宣讲;“靠”是依靠流动党校教育培训到基层;“要”是需要邀请专家、学者、教师前来授课。
由于镇村基层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得不到加强,使到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党员干部党性观念不强,有的甚至蜕化变质;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在是非问题面前分辨不清,在利益面前抵挡不住诱惑,甚至出现违法违纪行为,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削弱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加强和巩固基层党组织建设刻不容缓,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党性教育势在必行。
二、现实意义
台山市委党校想基层党员干部之所想,急基层党员干部之所急,决定为全市各镇(街、场)培养乡土教员,倾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乡土教员队伍,为加强对镇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乡土教员队伍,可以成为基层教育培训党员干部的生力军
乡土教员队伍的出现,弥补了镇级党校撤销以后缺乏政治理论教员的不足。镇村基层有了自己的乡土教员,就可以更有效地克服只重经济发展而轻政治思想教育的现象,从而解决在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出现“等、靠、要”的问题。
(二)乡土教员队伍,可以更好地为加强和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
一方面能及时帮助党员干部释疑解惑,分辨是非,坚定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另一方面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准确传递到基层党组织,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有效地解决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问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正能量。
(三)乡土教员队伍,可以进一步整合和壮大流动党校的师资队伍
在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加强对镇村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仅凭流动党校现有师资力量,很难满足镇村基层大规模开展对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需求。乡土教员成为流动党校师资库队伍建设中的一员之后,作为延伸流动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功能,打通服务基层党员干部“最后一公里”,实现对镇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全覆盖的重要抓手。

省委党校张求会教授授课
三、方法措施
台山市委党校提出培养乡土教员的设想得到市委市政府和各镇(街、场)的支持和认同,尤其是得到组织部的充分肯定,并提出要全力以赴将首届乡土教员培训班办出特色、办出成效,成为台山市干部教育培训又一重大创新举措。举办乡土教员培训班是全新内容,台山市委党校在既没有现成方法又没有参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从调研到提出设想,从初定计划到出台培训方案,都认真研究,充分考虑,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正方法措施,使培训效果更贴近实际和目标。
(一)严格把关,面试录取
在学员甄选方面,严守准入关。凡要求参加乡土教员培训班的,必须来自镇村基层,识乡音、懂乡情、讲乡话,接地气;必须经各镇(街、场)组织推荐,过好政审关;最后由市委党校教师到各镇(街、场)对拟录取学员进行面试,考察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经验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等乡土教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情况,然后确定录取成为乡土教员培养对象。

台山党校副校长林国贤授课
(二)分段实施,突出重点
培训班分三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实行全封闭式集中学习培训三天。早、午、晚都有学习内容,白天学习理论知识,晚上才艺展示训练,内容是学员自编自讲乡情市情,推介侨乡文化等,课程安排十分紧凑。四月份为第一阶段,突出党校教育培训的党性原则,以学习“三个自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党章、党史等理论为主,目的是加强党性锻炼,提高政治理论素质,坚定理想信念。第二阶段在五月份举办,以提高教学能力为主要目的,重点是传授备课方法、讲课技巧、沟通艺术、教态礼仪、课件制作等教学基本功,培养学员具备当一名教员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第三阶段安排在七月份,主要是学习演讲技巧、现场教学知识和试讲试教等,重点突出试讲试教和评讲评课,要求每小组集体备课和试讲专题课。
(三)特色培训,学练结合
在培训内容方面,从乡土教员组成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出发,教学培训内容丰富,符合学员实际,针对性强。虽然分三次集中教学培训,但每次主题鲜明,培训内容包括党性教育、能力培训、试讲评课等三大方面的内容,涵盖了作为一名乡土教员应具备的党性修养、政治素质和备课讲课的能力要求。在选聘教师方面,培训班聘请的授课教师既有教学经验又有教学水平,除了台山市委党校的教师,还有台山市部门单位的领导和来自省、市的专家、学者、教授等。在学练结合方面,教学过程既教育又训练,既有课堂的讲授,又有现场教学,达到学练结合的目的,力求参训学员对理论的理解、案例的分析、教学方法的运用等,都能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培训班除了加强理论教育以外,还重点加强如何备课,如何讲课的专题研讨和训练。尤其在备课环节,组织学员分组集体备专题课。如要求他们分组练习备“践行‘三严三实’,保持党的先进性”和“适应新常态,当好村干部”两个专题课。从如何提炼大纲小目到如何说理举例论证,都经过他们自己研讨和思考,最后由指导教师点评修改而成。在试讲试教环节,每组推荐一名学员登台试讲试教,由教师和学员集体按各项标准评分,最后由指导教师评课评教,从而实现互教互学共同提升的目的。

学员认真听课
(四)基层授课,联合考评
学员经过党校三个阶段的封闭式培训学习之后,回到各镇(街、场)为镇村党员干部授课,接受镇(街、场)、组织部干教股和党校的联合考评。其实,为基层培养专才,必须回到基层去检验,这样做的目的,既考核了学员的学习成果,也检验了党校教育培训的成效。俗语说“是骡是马拉出来遛遛”,真正让学员回到基层一线授课,以达到干部群众满意和组织满意的效果。具体方法是每个学员按台山市委党校制定的考核细则和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少于两次的授课任务,综合成绩考评合格者,颁发“台山市乡土教员资格证书”。
经过系统严格的教育培训和联合考评,让基层干部到来的时候是学员,培养教育之后回到岗位是教员的角色转换,真正实现从学员到教员的华丽转身,把他们充实到流动党校师资队伍,成为打通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的生力军
(责任编辑:SY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