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军分区组织民兵应急分队进行防化救援演练。薛春金摄
山青水秀天蓝,遍地野花竞艳。在桥山山脉南端,红色小镇照金安静地坐卧于丹霞群山里,吸引着人们奔向这里追寻红色记忆。
上世纪30年代初,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开展革命活动,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创建了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新形势下,如何传承革命先辈留下的红色资源和精神财富?陕西省铜川军分区发扬照金精神、争当照金传人,倾力激发红色热土新活力,赢得了老区人民的赞誉。
(一)
在照金镇所在的铜川市,除了照金革命纪念馆外,还有薛家寨革命旧址、耀县烈士陵园、偏桥战斗遗址、雁门支队烈士纪念碑、陈炉红二方面军党代会旧址等十余处革命遗址和纪念场馆。如何用好这些红色资源?铜川军分区领导积极向地方建言献策:“开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军地联手组织党员干部、民兵预备役人员、青少年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据统计,该市每年走进红色教育基地接受教育者达120多万人次。近年来,该军分区联合市委宣传部,组建照金精神宣讲团,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照金精神,引导干部群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军队。
与此同时,该军分区专门将各个纪念场馆的解说员组织起来,建成一个女子民兵连,进行系统的解说专业培训和军事训练;他们收集整理照金革命故事,给民兵解说员提供规范的脚本,力促解说员讲好照金故事。该军分区组织民兵广泛开展“讲好照金故事,唱响照金歌曲,争当照金传人”活动,要求基干民兵人人会讲3个以上照金革命故事,人人会唱《北上照金当红军》等革命歌曲,通过大家讲、大家唱,让文物文献活起来,把照金革命精神传下去。今年4月,该军分区组织官兵和民兵代表参加陕西省军区举办的“传承红色基因、投身强军实践”知识竞赛,夺得团体第一名。
(二)
驻扎在这片红色热土,就要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营造“人民军队爱人民、人民军队人民爱”的浓厚氛围。这是铜川军分区官兵的共识。近年来,铜川军分区组织所属各人武部深入开展“一部一校”“一部一镇”结对帮扶活动,先后为帮扶的11个村修建了进出山村的硬化道路、灌溉农田的水渠、处理垃圾的清洁站和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水井,在革命老区建起了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并引进多个种植养殖新技术新项目,帮扶一批父老乡亲富起来。同时,该军分区组织官兵大力开展捐资助学活动,现役军官每人结对帮扶1至3名贫困家庭学生,遇有转业、调动等岗位变化,继任者接力资助贫困学生上学。着眼增强扶贫力量、扩大帮困成效,该军分区及各人武部领导分头穿针引线,联系北京、上海、西安、深圳等地的军地有关单位,结对挂钩帮扶照金革命老区的学校、医院、乡村和纪念场馆,既加快了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又给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单位提供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取得了多重效益。
照金景区一期工程建设时,该军分区组织官兵和民兵投工投劳,修建道路、平整场地、绿化环境,积极参加基础设施建设。去冬今春,一期工程竣工,二期工程相继展开,该军分区又承担了“照金国防园”等项目的建设任务,在大项工程建设中勇挑重担。
(三)
“老区人民在我们心中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老区人民心中的形象就有多高。”铜川军分区党委教育官兵时刻把老区人民群众放在心头,只要人民群众一声呼唤,他们闻令即动,全力保障百姓安宁。2014年大年三十,宜君县太安镇突发山林大火,该县人武部干部职工闻讯后全体出动,带领民兵应急分队快速奔赴现场。除夕夜,千家万户团圆时,他们在山上奋力灭火,直至正月初一清晨扑灭大火之后才疲惫地走下山。
铜川地区自然灾害频发,为确保老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该军分区着力加强应急力量建设,编组民兵应急分队、制定周密的应急方案、抓实应急训练、打造应急铁拳,确保关键时刻队伍拉得出、上得去、救得下。有一次,地处后塬山区的照金、柳林、瑶曲、石柱、庙湾等乡镇发生洪灾。该军分区及耀州区人武部机关紧急出动,组织8支民兵应急分队全力投入抗洪抢险,官兵和民兵们连续奋战3昼夜,圆满完成了解救被困群众、加固损毁河堤等任务。该军分区就是这样,通过一次次出色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在老区人民群众心里树起子弟兵的好样子。许多父老乡亲说:“铜川军分区官兵真像当年的红军!”
(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