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阆中发现一处唐至清代摩崖石刻造像

2015-04-16 14:27:58   来源:中国网

4月15日,记者从四川阆中市文物局获悉,该市五马乡杨家垭村附近发现了一处摩崖石刻造像,共有唐至清代造像5龛,题刻3处。

本网讯:(记者 王波)4月15日,记者从四川阆中市文物局获悉,该市五马乡杨家垭村附近发现了一处摩崖石刻造像,经现场实地勘察发现,该处共有唐至清代造像5龛,题刻3处。

\

\


据悉,该处唐至清代摩崖石刻造像位于阆中市五马乡杨家垭村插入地图3社,嘉陵江东岸邓家山普陀岩石壁上,因为这里的摩崖石刻在很多年前就被垮塌的土石掩埋,在历次的文物调查中一直未被发现,在月半湾山庄施工过程中被发现,将淤土清除后,方重新面世。

\

\

业主冯海波告诉记者,施工的时候,发现了摩崖石刻。在保护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清理整个普陀崖轮廓初现。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普陀岩上共开凿有唐至清代造像5龛,题刻3处。其中除2号龛无造像,似未开凿完成以外,其余4龛均有佛教造像,共计十余尊,但大都因自然因素损毁、风化剥蚀严重。石壁上的文字和塑像保存较为完整,而且在佛龛的周围还保存着众多的小佛像,在佛龛的不远处,还发现了两个天然的石洞,猜测应该是当年僧侣人员活动场地。

\

\


据了解,石刻经幢上的观音塑像脸型较瘦,属于典型的唐代早期风格,至今雕塑造像所用的颜料保存尚好,具有较大的文物价值。 

\


“这处普陀崖摩崖造石刻造像的发现,对丰富阆中的佛教石刻造像这方面的内容,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对于研究阆中地区佛教的传播和佛像、佛教的造像艺术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阆中市文物局副局长刘富立说。

责任编辑:煜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