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部合曲《普天乐》
10月28日,由陕西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并升级打造的大型古典乐舞《唐乐舞》在西安陕歌大剧院正式首演。
作为全国首家发掘、整理、研究、传承唐乐舞的艺术表演院团,陕西省歌舞剧院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就以一部《仿唐乐舞》首开先河,将断代千年之久的唐代乐舞复原并再现于舞台。在长达三十三年的深耕细作中,又相继推出了《唐—长安乐舞》、《唐都风情》、《唐—开元乐伎》、《大唐礼乐》、《大唐赋》等代表性剧目。连续上演三万余场、观众达千万人次、出访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接待了一百多位国家元首和政要,创造了同一剧目在剧场持续上演的全国纪录。
此次《唐乐舞》的打造,是陕西省歌舞剧院立足于自身的特色优势,在深厚的艺术积淀基础上的发展创新,是以21世纪的视野对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的礼赞式回眸,是一次对唐乐舞艺术精神的回归。为了保持传统文化恒久的生命力,使唐乐舞艺术在新的历史时期、新常态下焕发出更加生动的舞台活力,陕西省歌舞剧院坚持自主创新,历时八年完善《唐乐舞》文本,去年7月组织创作班子,从西安出发沿着古丝绸之路学习采风,深入到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历史博物馆、敦煌艺术研究院采集资料,邀访老一辈唐乐舞专家和艺术家传授经验,对剧目付诸实施做了认真细致的准备。
在依据大量史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唐乐舞》的舞台呈现尽可能仿效唐代乐舞特具的体统、形制、曲目、风格、韵律,以增强乐舞艺术的形式美;在内容上,《唐乐舞》全剧融乐、舞、诗、歌、画、服饰于一炉;在创编过程中,将精心遴选的多组典型体裁,确定为全剧的纲目和形制,加以对比性的整合贯穿,用创新的理念和先进的舞台表现手法,赋予其鲜明的时代气息。最终实现了唐韵与新声的和鸣,古人与今人的神交,古典与现代审美的契合。
《唐乐舞》通过对唐代乐舞深厚文化内涵的开掘,借大唐气象反映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折射中华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和贡献。妙曼舒展的舞台画卷,犹如一幅美轮美奂的盛世人文图景,协和四方的礼乐文明,雍容大度而海纳百川的从容自信,透出泱泱故国风范。表现了中华民族开放、包容、融合的胸襟。用历史与现实、传统与时尚的全方位视角,回望“丝绸之路”开辟的和平、友好、交流、繁荣的丝路精神,有机的呼应今日“一带一路”宏伟战略的实施,寄托了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美好愿景的向往。
纵观整台演出,画面清晰、风格隽永、色彩绚丽、音乐优美、舞段唯美、场面宏阔、乐舞艺术的品性凸显。使乐舞艺术重新回归到出神入化、唯美纯真的诗画境界。登临新的视野、以新的观念诠释唐代乐舞的艺术精神,成功实现与原经典《仿唐乐舞》的衔接、提升和创新,是陕歌唐乐舞研究始终遵循的原则。
(责任编辑:任湘萍)